绿色产品认证

绿色产品认证是什么意思?2025 年权威定义、核心标准及企业价值指南

2025-09-20 01:07:40  来源:绿色产品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绿色产品认证是什么意思?2025 年权威定义、核心标准及企业价值指南

随着 “双碳” 战略的深入推进,消费者和企业对环保产品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绿色产品认证是什么意思” 已成为市场高频咨询的问题。2025 年全国 “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 期间,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出,绿色产品认证是衡量产品全生命周期环保性能的权威标尺,也是企业参与绿色竞争的核心凭证。本文将从定义本质、标准体系、实施范围到企业价值,全面解读绿色产品认证,助力企业把握政策机遇。

绿色产品认证的核心定义与政策背景

绿色产品认证并非简单的环保标签,而是一套科学严谨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制度,其核心内涵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管控与品质提升上。

官方权威定义解析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界定,绿色产品认证是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仓储、使用到废弃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环保性能评价,确认其符合 “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 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这一定义明确区分了普通合格产品与绿色产品的本质差异 —— 后者不仅要满足基础安全标准,更要在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达到更高要求。

与 2017 年首批实施的认证制度相比,2025 年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新增了碳足迹核算要求,将 “低碳属性” 纳入核心评价维度,使认证内涵更贴合 “双碳” 战略目标。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通过认证后成为全球首个获国际认可的绿氨产品,正是这一演变的典型例证。

政策演进与制度设计逻辑

我国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 “国家统筹、标准引领、市场驱动” 的鲜明特征:

  • 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奠定制度基础
  • 2018 年:首批 12 类产品实施认证,发布 GB/T 35607 等基础标准
  • 2025 年:认证目录扩展至 122 项,新增照明产品、物流周转箱等 9 类,形成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的认证网络

这一制度设计旨在破解市场 “绿色迷雾”—— 当前家装市场存在的各类非权威认证乱象,如虚假 “十环认证”、花钱买证书等问题,通过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得到有效规范。消费者可通过官方标识查询平台,验证产品认证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绿色产品认证的核心标准与评价体系

2025 年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以更新后的国家标准为核心,构建了多维度、分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行业产品的认证标准呈现出显著差异化特征。

通用基础标准框架

绿色产品认证的核心依据是 GB/T 35607《绿色产品评价》系列国家标准,2024 年修订版(GB/T 35607-2024)与 2017 年版相比,在评价维度上实现了重大升级:

评价属性

2017 版标准内容

2024 版新增 / 强化要求

行业影响

资源属性

原材料利用率等 5 项指标

新增水资源减量化要求、木材综合利用率核算方法

家具企业原材料损耗率需降低 15% 以上

能源属性

无专门要求

新增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指标

陶瓷企业天然气单耗需符合一级能效标准

环境属性

有害物质限量等 13 项

扩展至原材料有害物质管控,统一检测方法

家具甲醛释放量检测采用 GB 18584-2024 气候箱法

低碳属性

初步规定

新增产品碳足迹核算要求,明确量化方法

建材产品需提供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报告

品质属性

22 项性能指标

新增转椅耐久性、柜类推拉构件寿命要求

提升产品长期使用可靠性

这一修订使标准更贴合 “双碳” 目标,如家具企业申请认证时,不仅要控制甲醛释放量,还需证明木材利用率达到 85% 以上,单位产品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10%。

重点行业认证特殊要求

不同行业的绿色产品认证在通用标准基础上,增加了针对性要求:

  • 绿色建材:除基础环保指标外,需满足《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如混凝土再生骨料掺量不低于 30%,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30W/(m・K)
  • 电子电器:增加有害物质限制使用(RoHS)拓展要求,待机功耗需≤0.5W,产品可回收利用率≥85%
  • 纺织产品:禁用偶氮染料等 23 类有害物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需达到 70% 以上,纱线断头率控制在 0.5 次 / 千锭时以内

唐山东方雨虹防水技术公司通过绿色建材认证后,产品能耗平均降低 20.13%,2024 年绿色产品销售产值达 12.7 亿元,印证了认证标准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插图 2 提示词:2025 年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层级示意图,展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实践的关系,突出家具、建材行业关键差异指标]

2025 年绿色产品认证的实施范围与企业价值

绿色产品认证已形成覆盖 122 类产品的认证目录,企业通过认证可获得政策支持、市场认可等多重价值,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认证覆盖产品类别与新增领域

2025 年国家认监委第 17 号公告显示,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已扩展至 12 大领域 122 项产品,其中 2025 年新增的重点产品包括:

  • 工业领域:物流周转箱(塑料 / 金属材质)、LED 照明产品、锂离子电池
  • 消费品领域:水性涂料、智能节水器具、无醛人造板
  • 建材领域:装配式建筑构件、低碳水泥、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

这些新增品类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如物流周转箱认证要求使用寿命≥50 次循环,破损率≤3%,可回收利用率达到 100%,推动物流包装绿色化转型。

企业认证的多维价值矩阵

企业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可获得显著的市场与政策红利,形成 “认证 - 提升 - 收益” 的良性循环:

  1. 市场竞争力提升:获证产品在政府采购中享受优先采购权,工程投标中绿色建材比例达标可加 3-5 分。唐山数据显示,获证企业工程中标率比未认证企业高 58%
  1. 产品溢价能力增强:东建河北铝业的蜂窝板通过认证后,售价每立方米提高 50 元,同时进入美国市场,实现 “优质优价”
  1. 政策支持获取:福建省对获证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127 家企业已获得 159.92 亿元授信;江西南康对完成水性漆工艺替代的家具企业给予认证奖补
  1. 国际市场通行证:通过认证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国际认可,如远景赤峰绿氨产品获法国必维认证后,成功进入欧盟市场,打破贸易壁垒

绿色产品认证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企业在认知和申请绿色产品认证过程中,常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厘清这些误区有助于更高效地推进认证工作。

认知误区深度解析

  1. “绿色产品认证就是贴个标签,花钱就能过”

实际认证包含严格的资料审核、现场核查和产品检测三个环节。2025 年认监委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对 15 家获证企业的抽查中,3 家因实际生产与认证承诺不符被暂停证书,认证通过率维持在 72% 左右,绝非花钱买证。

  1. “只有高附加值产品才需要认证”

事实证明传统产业更能通过认证实现转型。唐山市 40 家绿色建材企业通过认证后,平均能耗下降 18.3%,其中玻璃企业通过余热回收技术改造,年节约标准煤 2.3 万吨。

  1. “绿色认证与碳足迹认证重复,没必要都做”

两者虽有协同但侧重不同:绿色认证覆盖全生命周期环保性能,碳足迹认证专注碳排放核算。2025 年试点政策允许共享部分检测数据,企业联合申请可降低 30% 的认证成本。

  1. “小企业没必要做认证,投入产出比不高”

地方政策对中小企业有倾斜支持,如泉州市对首次获证的小微企业给予 2 万元 / 证的补贴,且认证后产品进入电商平台 “绿色专区” 可减免服务费。

认证机构选择指南

企业应从三方面选择认证机构:

  • 资质有效性:确认机构已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在官网 “认证机构名录” 中可查
  • 行业专业性:优先选择熟悉本行业的机构,如家具企业可选择参与 GB/T 35607 修订的认证机构
  • 服务便利性:考察机构在企业所在地是否有分支机构,如唐山本地认证机构技术专家组可提供上门指导

结语:绿色认证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绿色产品认证是什么意思的答案已清晰呈现 —— 它不仅是产品环保性能的权威证明,更是企业融入绿色发展浪潮的 “通行证”。2025 年新增的低碳属性要求和碳足迹联动机制,使认证体系更贴合国家 “双碳” 战略,为企业指明了转型方向。

从唐山企业的能耗下降到远景项目的国际突破,实践证明绿色产品认证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收益和政策支持。建议企业结合《绿色产品认证 “一本通”》工具,对照 GB/T 35607-2024 标准开展自查,选择专业认证机构有序推进认证工作。在绿色消费成为主流的今天,通过认证的产品将赢得更多市场青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