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怎么办理?先明确 “资质选型” 核心前提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怎么办理的首要问题是 “办哪类资质”。根据《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两级,等级直接决定办理部门、流程复杂度与后续业务权限。企业需先结合自身规模、业绩范围及发展规划完成选型,避免因目标错配导致办理失败。无论是初创企业申请乙级资质切入本地市场,还是成熟企业冲刺甲级拓展全国业务,精准选型都是办理流程的第一步,也是合规承接涉密项目的基础。
二、办理前期:资质选型与核心条件自查
(一)甲乙级资质选型对照表(关键差异决定办理方向)
|
选型维度 |
甲级资质(全国业务) |
乙级资质(省级业务) |
选型建议 |
|
受理部门 |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注册地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跨省业务→甲级;本地业务→乙级 |
|
业绩要求 |
近 3 年总额≥4 亿元(含 3 个≥1000 万项目) |
近 3 年总额≥3000 万元(含 1 个≥1000 万项目) |
业绩达标选对应等级,不盲目冲刺甲级 |
|
人员规模 |
涉密人员≥200 名,高级职称≥6 名 |
涉密人员≥30 名,高级职称≥5 名 |
人员储备不足可先办乙级再升级 |
|
办理周期 |
6-8 个月 |
3-4 个月 |
紧急承接项目优先考虑乙级 |
(二)通用核心条件自查清单(不满足直接驳回)
- 主体资格:境内注册法人满 3 年,无犯罪记录;外资间接持股≤20%,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籍。
- 保密基础:设立保密机构 / 专职人员,涉密场所≥50㎡(乙级)/100㎡(甲级),配备 “三铁一器”。
- 人员合规:法定代表人、涉密人员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全员通过保密培训并持证上岗。
- 财务合规:注册资本实缴达标(乙级≥1000 万,甲级≥3000 万),单独列支保密经费。
[插图 1 提示词: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办理全流程思维导图,中心为 “办理核心步骤”,分支分 “前期选型”“材料准备”“分级审批”“审查应对”“领证维护” 五大模块,标注甲乙级差异节点与关键材料,采用蓝白政务风,突出保密审批标识]
三、办理核心流程:甲乙级分级拆解与实操要点
(一)甲级资质办理全流程(国家保密局主导)
- 前期评估(1 个月):委托第三方机构核查股权结构、业绩真实性,出具差距分析报告。
- 材料提交(1 个工作日):通过国家保密局官网提交电子材料,同步报送纸质版(一式三份),含集成申请书、股权追溯图、业绩验收报告等。
- 多部门审查(4-6 个月):
- 书面审查(15 个工作日):国家保密局联合国防科工局核验材料,重点核查跨区域业绩合规性;
- 现场审查(30 个工作日):5 人专家组实地核查保密体系运行,评分≥450 分(满分 500 分)为合格。
- 公示发证(1 个月):审查通过后公示 7 个工作日,无异议颁发甲级证书(有效期 5 年)。
(二)乙级资质办理全流程(省级保密局主导)
- 材料准备(2 周):按省级要求整理材料,如北京需额外提供近 1 年本地纳税≥50 万证明。
- 属地受理(5 个工作日):向注册地省级保密局提交材料,出具《受理通知书》或《补正告知书》。
- 分级审查(2-3 个月):
- 书面审查(10 个工作日):省级保密局核查业绩合同与发票一致性;
- 现场审查(20 个工作日):2 名审查员核查场所与制度执行,评分≥400 分为合格。
- 领证备案(10 个工作日):公示 5 个工作日后领证,同步纳入省级《涉密单位名录》。
四、材料准备:清单、技巧与易错点规避
(一)甲乙级通用 + 专属材料清单
|
材料类别 |
通用核心材料 |
甲级专属材料 |
乙级专属材料 |
|
基础资质 |
营业执照、章程、股权结构图 |
跨区域项目协作证明 |
本地纳税证明 / 就业承诺书(部分省份) |
|
业绩证明 |
合同、验收报告、发票复印件 |
3 个≥1000 万项目完整档案 |
1 个≥1000 万项目属地备案证明 |
|
人员材料 |
社保证明、职称证书、保密培训合格证 |
6 名高级职称人员近 3 年项目业绩佐证 |
专职保密员劳动合同 |
|
保密材料 |
制度汇编、场所检测报告 |
国家保密体系认证证书 |
省级保密部门出具的场所验收证明 |
(二)材料准备三大核心技巧
- 股权追溯:需绘制至最终自然人 / 国有股东,标注外资比例,加盖工商部门查询章。
- 业绩核验:合同需含 “涉密项目” 明确标识,发票金额与合同一致,验收报告需甲方保密部门签字。
- 格式规范:申请书采用方正仿宋字体,法人手签,数据与附件保持一致,避免自行填写审核意见。
五、审查核心要点:现场核查避坑与评分关键
(一)现场审查高频扣分点(占总分 60%)
|
审查模块 |
乙级高频扣分点 |
甲级高频扣分点 |
避坑技巧 |
|
保密场所 |
未安装视频监控或门禁记录不全 |
涉密与非涉密区域未物理隔离 |
提前 1 周测试安防设备,补齐 3 个月门禁记录 |
|
人员管理 |
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不规范 |
核心技术人员无背景审查材料 |
整理人员档案 “一人一档”,附背景审查表 |
|
制度执行 |
保密经费使用无明细台账 |
跨项目保密数据流转无审批记录 |
单独装订经费台账,标注涉密项目用途 |
(二)审查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 书面审查驳回:15 日内补正材料,如股权证明缺失需重新调取工商档案;
- 现场审查未过:3 个月内完成整改,提交整改报告后申请二次审查,二次失败 6 个月内不得再申请。
六、领证后维护:资质有效性与名录管理
- 信息更新: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变更后 10 日内,向审批部门提交变更申请(甲级报国家局,乙级报省局)。
- 名录维护:每季度核查《涉密单位名录》中自身状态,确保业绩、业务种类标注准确。
- 延续申请:有效期届满前 6 个月启动延续办理,需提供近 3 年合规运营证明与保密体系审计报告。
七、常见问题解答(覆盖 90% 办理疑惑)
- 问:外资持股 15%,是否符合办理条件?
答:符合,但需提供外资股东追溯说明,证明间接持股≤20%,且无实际控制权。
- 问:业绩中有非涉密项目,能否计入总额?
答:可计入,但涉密相关项目占比需≥60%(乙级)/70%(甲级),需提供项目性质说明。
- 问:跨省办理乙级资质是否可行?
答:不可,乙级资质仅限注册地省级区域办理,跨省业务需升级甲级。
八、结语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怎么办理的核心逻辑是 “先选型、再准备、重合规、强维护”。企业需结合自身实力选择甲乙级资质,精准匹配办理条件与材料要求,重点规避审查中的高频扣分点。办理完成后需持续做好名录维护与合规运营,才能确保资质长期有效。无论是首次申请还是后续延续,始终以《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为依据,才能高效完成办理流程,为涉密业务开展筑牢合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