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结论: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未取消,规范升级而非终止
近期关于 “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取消” 的传闻均不属实。该证书作为国家认监委备案的服务资质认证核心载体,始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框架下合法存续,且 2025 年 8 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规范服务认证活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要 “构建公信力强的中国服务认证体系”,而非取消相关认证。搞懂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取消了吗这一问题,需区分 “个别证书撤销” 与 “整体认证取消” 的本质差异 —— 前者是监管处罚,后者从未纳入政策议程,这是企业判断资质价值的关键前提。
二、传闻溯源:3 类 “取消误解” 的真相拆解
市场对 “证书取消” 的担忧多源于政策调整误读或局部案例放大,具体澄清如下:
|
传闻类型 |
典型说法 |
背后真相 |
权威依据与案例 |
|
政策调整误读 |
“2025 年服务认证大改,商品经营类证书被取消” |
非取消而是规范升级,仅调整认证规则与机构管理要求 |
2025 年征求意见稿明确 “优化认证依据选择”,鼓励优先用国标,未提及取消商品经营服务认证 |
|
局部案例放大 |
“某企业证书被撤,说明这类证书都取消了” |
个别撤销因企业违规(如数据造假、质量不达标),属监管常态 |
2025 年有机产品认证抽查中 16 张证书被撤,仅针对不合格企业,不涉及认证品类取消 |
|
标准更新混淆 |
“旧标准作废,对应证书自然取消” |
标准更新后证书可换发,旧证在有效期内仍有效 |
2022 年《店铺零售服务认证要求》等标准实施后,旧证可按新规换发,未强制作废 |
“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 2025 有效吗”“服务认证证书撤销和取消的区别”
三、政策实锤:证书存续的 3 大核心依据
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有明确的法规、标准与监管行动支撑:
(一)法规层面:认证体系法定存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明确将 “服务认证” 列为三大认证类型之一,商品经营服务认证作为服务认证的核心分支,其法律地位从未动摇。2025 年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出 “强化服务认证专业化”,可见政策导向是 “提质而非取消”。
(二)标准层面:专项标准持续更新
认监委 2022 年发布的 26 项行业标准中,《店铺零售服务认证要求》(RB/T 130-2022)正是商品经营服务认证的核心依据,且该标准目前仍为现行有效状态,未列入废止目录。此外,GB/T 27922-2011 等基础标准持续适用,构成认证实施的技术基础。
(三)监管层面:动态核查而非终止
2025 年市场监管总局仍在开展认证有效性抽查,且针对服务认证机构提出 “规范认证规则备案”“强化人员专业能力” 等要求,这些监管行动均以 “证书存续” 为前提,若认证品类取消,便无需开展后续监管。
四、2025 年关键调整:证书未取消,但这些规则变了
虽然证书未取消,但 2025 年监管新规对认证流程、机构管理等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重点关注 3 点变化:
(一)认证机构准入更严
申请服务认证资质的机构,需提交 “完整的管理制度文件”,且专职人员需提供 “实质性成果材料”(如标准制定、质量审核案例),仅靠工作证明不再有效。这意味着企业选择认证机构时,需优先选资质完备的国家级机构,避免因机构违规导致证书无效。
(二)认证规则更规范
- 命名要求:规则需明确为 “XXX 服务认证规则”,不得混淆管理体系认证;
- 模式优化:需 “兼顾服务特性测评与管理审核”,不能仅靠文件审核发证;
- 分级限制:等级划分原则上不超 3 级,星级标识需与实际服务水平匹配。
(三)证书管理更严格
认证机构需 “提供证书查询路径”,且对违规企业的证书撤销后,可能限制再申请(如有机产品认证中严重违规者 5 年内不得申请)。企业需定期维护服务质量,避免证书因自身问题被撤销。
五、实操指南:已持证 / 拟申请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证书有效性 3 步核验法(2025 最新流程)
- 查机构资质:登录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输入认证机构名称,确认其具备 “商品经营服务认证” 资质(避免非法机构发证);
- 核证书状态:通过认证机构官网或 “认证到” 小程序,输入证书编号,查看状态为 “有效” 且无暂停 / 撤销备注;
- 对标准版本:确认证书依据标准为现行有效(如 RB/T 130-2022、GB/T 27922-2011),若依据旧标准,联系机构换发新版。
(二)已持证企业的维护要点
- 日常管理:按 2025 新规完善服务体系,如确保服务特性测评数据可追溯、人员专业能力达标;
- 监督审核:提前 3 个月准备材料,重点补充 “服务实际效果证明”(如客户体验数据、投诉处理记录);
- 标准更新:收到机构换发通知后 1 个月内完成材料调整,旧证有效期内可正常使用,无需提前作废。
(三)拟申请企业的避坑提醒
- 避开非法机构:警惕 “快速拿证”“无需审核” 的机构,合法认证需经过 “申请 — 审核 — 测评 — 发证” 全流程,周期不少于 1 个月;
- 适配最新标准:按 RB/T 130-2022 等现行标准准备文件,如零售企业需补充 “服务特性测评报告”;
- 关注政策红利:江苏、广东等地对合规获证企业仍有补贴,申请时可同步咨询地方市场监管局。
六、常见疑问解答(Q&A)
1. 旧证书依据的标准作废了,证书还有效吗?
答:在有效期内仍有效,需在到期前按新标准换发。例如 2022 年 RB/T 130-2022 实施后,旧标准证书可使用至届满,换发时仅需补充符合新标准的材料。
2. 证书被暂停后算 “取消” 吗?如何恢复?
答:不算取消,暂停是临时监管措施(通常≤6 个月)。企业需在暂停期内完成整改(如补全服务数据、整改质量问题),经机构复核通过后可恢复有效状态。
3. 2025 年新规实施后,申请证书更难了吗?
答:对合规企业无影响,仅提高非法申请门槛。如机构需核查 “服务实际效果”,但正常经营企业可通过 CRM 系统数据、客户评价等轻松满足要求。
结语
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取消了吗?答案是明确的 —— 未取消且政策持续支持,所谓 “取消” 实为对监管调整的误读。2025 年的政策核心是 “规范提质”,通过严管机构、优化规则,让证书更具公信力。已持证企业需聚焦服务质量维护与标准适配,拟申请企业需选择合规机构并按新规备齐材料。把握 “存续不变、规范升级” 的核心逻辑,才能让商品经营服务认证证书持续成为企业招投标、品牌宣传的 “硬通货”,真正实现 “资质合规 = 市场竞争力” 的价值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