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医药在新冠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笔者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狠狠地夸了一下中医药在抗疫战争中的作用,也顺便提了一下中药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采取专利保护,对中药传统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及促进其与现代化和国际化接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在标准化、现代化、临床双盲验证方面中药有一定难度的话,何不从最简单的专利撰写技巧和布局策略方面着手进行突破呢?
02 连花清瘟胶囊的前世今生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迅速带领科研团队展开立项研究,提出SARS符合中医学温热疫毒外侵,热毒袭肺,壅阻肺络的病机演变规律,并制定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治法,并于2003年7月1日申请了发明专利,于2002年3月30日获得授权,公告号为CN1194752C,以该专利为优先权,申请了PCT专利(国际公布号为:WO2021155777A1PCT),并进行了海关备案,也申请了外观专利保护(CN304492680S),也对含有连花清瘟的纤维素进行了专利保护,在专利布局方面可谓做的还不错。另外,该专利还获得第三届北京发明专利奖三等奖。
连花清瘟胶囊也借鉴了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的“银翘散”的经验,同时采纳明代名医吴又可《瘟疫论》记载:应用大黄治疗瘟疫可以让火热毒邪尽快尽早从大便排出,以截断外感热病病势的经验,再加入调节免疫的红景天及化学药剂薄荷脑。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诞生于SARS时期的连花清瘟胶囊就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明星药,科学界围绕连花清瘟抗新型冠状病毒开展了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细胞-动物-临床”效果可靠的证据链。
2020年2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2020年4月,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显示,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批准可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疗程为7至10天。上市公司以岭药业也发布了《关于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新增适应症申请获得批准的公告》。
03 连花清瘟胶囊的专利技术介绍
为了方面各位看官,我把连花清瘟胶囊专利摘抄下来供大家观看:权利要求:1、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连翘200-300.金银花200-300.板蓝根200-300.大黄40-60. 广藿香60-100.绵马贯众200-300.红景天60-100.薄荷脑5-9.麻黄 60-100.炒杏仁60-100.鱼腥草200-300.甘草60-100.石膏200-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连翘255.金银花255.板蓝根255.大黄 51.广藿香85.绵马贯众255.红景天85.薄荷脑7.5.麻黄85.炒 杏仁85.鱼腥草255.甘草85.石膏255.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1)、按照连翘255.金银花255.板蓝根255.大黄51.广藿香85. 绵马贯众255.红景天85.薄荷脑7.5.麻黄85.炒杏仁85.鱼腥草 255.甘草85.石膏255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2)、广藿香碎断,加8-10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4小 时,收集挥发油,提取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3)、连翘、麻黄、鱼腥草、大黄,用6-10倍量50-90%的乙醇 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合并, 回收乙醇,备用;(4)、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 7-11倍量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 第二次1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合并同时加入广藿香提油后的水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10-1.15清膏,加95%乙醇,边加边搅拌,至醇浓度70%,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醇提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清膏,45-80℃喷雾干燥,即得干膏粉;(5)、按照干膏粉∶辅料=1∶0.5-1.0的比例加入85%的乙醇制粒;(6)、将薄荷脑,广霍香挥发油加入乙醇溶解后喷入制粒细粉中,与颗粒混匀,用于临床上制备胶囊、片剂、冲剂、散剂的基本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病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2)广藿香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步骤(3)连翘麻 黄、鱼腥草、大黄,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步骤(4)金银 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加9倍量水煎煮至沸,浓缩,干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抗病毒药物组合的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抗病毒组合物处方实施例
1、连翘255.金银花255.板蓝根255.大黄51.广藿香85.绵马贯众255.红景天85.薄荷脑7.5.麻黄(蜜炙)85.苦杏仁(炒) 85.鱼腥草255.甘草85.石膏255.2、连翘200.金银花300.板蓝根220.大黄40.广藿香60.绵马贯众300.红景天60.石膏260.3、连翘200-300.金银花200-300.板蓝根200-300.大黄40-60. 广藿香60-100.绵马贯众200-300.红景天60-100.薄荷脑5-9. 麻黄60-100.石膏200-300.4、连翘200-300.金银花200-300.板蓝根200-300.大黄40-60. 广藿香60-100.绵马贯众200-300.红景天60-100.薄荷脑5-9.麻黄 60-100.炒杏仁60-100.鱼腥草200-300.甘草60-100.石膏200-300.
5、连翘280g,金银花255g,板蓝根300g,苦杏仁(炒)90g,薄荷脑6g,鱼腥草260g,大黄60g,广藿香60g,绵马贯众220g,红景天60g,麻黄60g。6、连翘300g,金银花220g,板蓝根280g,苦杏仁(炒)60g,薄荷脑8g,鱼腥草2300g,大黄50g,广藿香90g,绵马贯众280g,红景天60g,麻黄60g,甘草60g,石膏280g。7、连翘200g,金银花120g,板蓝根150g,炒杏仁60g, 薄荷80g,鱼腥草180g,黄芩60g,广藿香60g,贯众100g,红景天50g,麻黄20g,甘草80g,石膏160g。药物提取工艺:
1、按处方量称取选净的广藿香,酌情碎断,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 提油时间4h,收集挥发油,出油率为0.33±0.05%,提取液过滤后备用,残渣弃去。2、按处方量称取选净的连翘、麻黄(蜜炙)、鱼腥草、大黄。连翘、大黄酌情碎断,用8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 次1.5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3、按处方量称取选净的金银花、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绵马贯众、甘草、红景天酌情碎断,加9倍量 水煎煮至沸,加入苦杏仁(炒),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 次1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合并同时加入广藿香提油后的水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10-1.15(60℃热测)清膏,加95%乙醇,边加边搅拌,至醇浓度50-85%,冷藏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醇提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60℃热测)清膏,喷雾干燥,即得干膏粉。制剂工艺:
干膏粉210±50g(根据中试结果,出粉率定在10.34±1.0%) 淀粉140±50g(根据每批的出粉率,适当调节淀粉量)
2、制粒:干膏粉和淀粉混合均匀,加85%乙醇制软材,18目筛网制粒,60-65℃烘干,16目筛网整粒。
3、分装:筛出细粉适量,将薄荷脑、广藿香挥发油加入乙醇适量, 溶解,喷入细粉中,混合均匀,与颗粒混合均匀,密闭半小时,得到 本发明的抗病毒颗粒剂,可直接装胶囊1000粒,
上述提取工艺制备的干膏或颗粒,也可作为制备片剂、冲剂或其 它临床上适用剂型的原料。
本发明抗病毒组合物的组分的制备方法选择依据是:
1、连翘:主要含有连翘苷、连翘酯、齐墩果酸以及挥发油。连翘苷 在水、醇中溶解性较好,但是连翘酯、齐墩果酸以及挥发油不溶于水, 为了尽量多的提取有效成分,采用乙醇提取。
2、金银花:主要含有黄酮皂苷、绿原酸、异绿原酸以及少量的挥发 油,可以用水或乙醇进行提取。又参考《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收载的双黄连口服液、颗粒的提取工艺,采用了水提取,可以降低成本。
3、麻黄(蜜炙):主要含有麻黄碱以及少量挥发性成分,而麻黄碱为平喘镇咳的主要成分,易溶于乙醇;挥发性成分具有解表之功效,但含量很小,水蒸汽法难以提取,故采用了乙醇提取的方法。
4、苦杏仁(炒):主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可溶于水和乙醇,采用了水提取工艺,考虑到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酶的影响,在提取液沸腾之后加入。
5、石膏:主要含硫酸钙及微量元素,有效成分尚不清楚,故采用了 临床常用的水提取工艺。
6、板蓝根:主要含有芳香族有机酸类化合物和具有抗内毒素活性的 靛玉红、吲哚类生物碱等,临床上常用水煎煮提取,故采用水提取方 法。
7、绵马贯众:主要含有绵马素,文献报道其水提液对流感病毒有一 定作用,但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临床上也常用水煎煮提取,故采用了 水提取方法。
8、鱼腥草:含有少量挥发性成分,其中甲基正任酮、月桂烯、月桂 醛等为有效的抑菌成分,由于含量非常少,常规的水蒸汽法提取难以 得到,故采用乙醇提取。
9、广藿香: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其中广藿香醇是有效成分,另含 丁香酚、桂皮醛等,用水蒸汽法先提取挥发油,收取水溶液。
10、大黄: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另外还含有二苯乙烯甙 类、色酮类、萘酚甙类鞣质等,其泻热通肠作用主要成分为结合蒽醌 类,故采用了乙醇进行提取。
11、红景天:主要含有红景天苷、红景天素等成分,但其主要有效成 分并不十分确定,临床一般采用水提取,故采用了是提取工艺。12、薄荷脑:为薄荷中的主要成分,因为干的薄荷药材中难以提取出薄荷脑,故采用了薄荷脑的纯品,用适量乙醇溶解后与广藿香油一起 喷入药粉。13、甘草:主要含有三萜类皂甙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类成分甘草黄酮、甘草异黄酮。这些成分是止咳祛痰的主要成分,均易溶于水, 故采用水提取工艺。
04中医药专利撰写的不足和建议
专利,对于医药行业的保护作用尤为显著,因此很多专门投药的投资机构会专门设置一个“知识产权尽调”部门对拟投企业的专利布局进行尽调和赋能,也有不少投资人找到我为其投资药企的专利布局献策。
连花清瘟的这个专利,作为中药配方专利写得可谓中规中矩,当然这跟辉瑞、诺华等药企动辄就长达200页、300页的化合物西药专利实在是没法比,西方药企的化合物专利布局确实厉害,往往都是一个以一个母核为主的系列化合物,其中用R表示修饰基团,大都能保护200-300个具有该母核的化合物。保护的范围非常广,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很难在专利保护之外的修饰基团。
d,同时保护的范围和力度往往很小,能够将自的处方药物保护好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再好一点的就是在该处方的用量、工艺上进行一些简单的保护。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连花清瘟胶囊”和吉利德公司新冠药瑞得西韦的独权比较:1、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连翘200-300.金银花200-300.板蓝根200-300.大黄40-60. 广藿香60-100.绵马贯众200-300.红景天60-100.薄荷脑5-9.麻黄 60-100.炒杏仁60-100.鱼腥草200-300.甘草60-100.石膏200-300.
从药的角度来看它与的新化合物在性质上是相似的,都是适用于某种适应症的新药物,但是从专利的角度双方有一定的差距,我个人认为专利中的核心组方只相当于化合物专利的母核的保护,而其他的用量以及制法也与化合物专利中的用量以及合成方法相似,那化合物专利中最重要的系列衍生物的保护如何体现在我们的中药专利中呢?
当然,由于专利撰写习惯以及工艺方法的问题,导致中西药的专利保护目前还不在一个频道上,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多的还是通过技术秘密(秘方)的形式进行保护。但是不代表将来,中药不能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在标准化、双盲、专利布局方面做得更好,向西药看齐的可能性。
如云南白药集团,一直将云南白药粉和白药胶囊配方作为技术秘密并设置严密的保密措施。在此基础上,又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围绕着其核心技术衍生出诸多相关产品,包括白药膏、药酊、喷雾剂、胶囊等现代剂型以及白药创可贴、白药痔疮膏等关联产品,申请专利四百多件,有效地保护了集团的技术。
此外,对于药品专利,要注意整个技术方案所包含的试验对象、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以及试验结果与效果和或用途的对应关系等内容要尽可能地全面充分,以达到说明书公开充分的要求。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采取专利保护,对中药传统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及促进其与现代化和国际化接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在标准化、现代化、临床双盲验证方面中药有一定难度的话,何不从最简单的专利撰写技巧和布局策略方面着手进行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