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创属性指标中,“发明”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既出现在“常规指标”中,也出现在“例外条款”中。
有的企业营收很好,但早期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足,发明5项无法达标,甚至1项都没有,面对“发明门槛”,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推迟科创板进度;但相反,另有一些创新企业虽出于各种原因无法满足营收或研发指标,但较好的专利保护基础,作为研发成果体现的发明专利很多,也为企业赢得了科创板的门票。
所以我们说,发明指标,对有的企业是门槛,对有的企业,却是机遇。
那么,企业在闯关科创板的过程,
· 如何判断已授权专利与主营业务相关?
· 授权或未授权的发明专利,是否都可以用于科创属性指标?
· 同族专利如何算入科创属性指标?
· 合作研发的专利是否可以算入4项常规和5项例外的专利数量指标?
· 若两项发明专利指标都不满足,该如何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