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第二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验收情况的通报,总结了在广州市等12个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展第二批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情况。其中,广州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试点工作验收结果为优秀。
自2021年以来,广州市制发了《广州市知识产权领域经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推动落实方案各项工作任务,探索符合广州市实际的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新路径,取得了积极成效。
广州结合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特点,设计体现信用导向与“放管服”理念的分级分类指标和信用评价模型。试点工作以信用为导向,采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评价原则,摒弃一般“能力”评价模型中指标设计的主观性,基于失信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认定,判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同时,广州根据信用等级持续时间进行信用等级调整,保证信用调级时等级衔接的连续性,实现信用等级信息变化的可追溯,可以对企业信用信息趋势进行观察预测。以上特点在制定印发的《广州市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工作规则(试行)》中有具体体现,该模型设计,保证了企业初始评价结果的合理判定,同时也明确了失信行为、信用修复对应等级判定,下一等级向上一等级的动态衔接。
为加快试点工作的推进,广州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依托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试点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任务,建立由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为协调各部门联合参与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市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专项研究工作,全面梳理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状,对全市重点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系统性采集、研究地方政府发布的市场监管及知识产权领域相关政策,理清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管理现状,找准工作基础建设发力点,并对试点工作机制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广州将进一步结合本市实际,继续深入用好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成果,并完善“广州市知识产权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培训,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并探索分级分类结果多领域应用。
(原标题: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广州成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