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萌芽阶段
1981年,原国家标准局发布了 《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对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企业“逐步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系统”。
198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颁布,国务院于1990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随后《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也相继出台,我国标准化工作从此纳入了法制管理轨道。
标准发布
1995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三项国家标准,以指南的形式对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
·GB/T15496—1995 《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15497—1995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15498—1995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2003年,国家标准委组织修订了上述的三项国家标准并新制订了GB/T1927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形成了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四项国家标准。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2017年,相关归口组织单位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了修订,新系列国家标准于同年12月29日发布,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指南》
·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2017《企业标准体系 产品实现》
·GB/T 15498—2017《企业标准体系 基础保障》
·GB/T 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
国家鼓励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要“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建立标准合作机制,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
企业标准化应考虑发挥市场机制下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明确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内容、途径和具体要求,基于需求分析下的企业标准体系构建方法以及自我设计理念,并与各类管理体系相融合,包括: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质量管理和精益化管理、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环境和能源管理、知识产权和信息管理等,同时鼓励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创新科技与标准融合协同模式、创造更高价值标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