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根据天眼查App最新信息,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该公司自身,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SHEN HUI,注册资本60亿人民币,由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风险信息显示,威马汽车存在20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1亿元。
此外,还存在着多条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的多家公司股权已被冻结。不久前,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的60亿股权也被冻结,冻结期限自2023年9月27日至2026年9月26日。
并且,网传的一份文件显示,威马汽车无故拖欠248名员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间工资报酬共计约1339万元,已由上海市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破产的爱驰汽车也是因为拖欠员工工资作为导火索,引发的一系列的马太效应,导致最终“凉凉”的。
之前的9月初,威马汽车“一把手”沈晖此前也被传已经离开国内。
其实,作为国内第一批实现量产的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的产品定位和技术实力还是不错的:
产品定位:威马汽车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主打智能电动汽车。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威马汽车在市场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与传统汽车品牌进行竞争。
技术实力:威马汽车拥有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平台和智能电动技术,包括电动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这些技术实力使得威马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能够提供高效、智能、舒适的出行体验,目前已经申请专利300余项。
在一定的技术积累下,2023年6月和吉利汽车的一起专利官司,还以威马汽车获胜告终。
2023年5月24日,威马与吉利之间关于真空助力油壶的专利权权属纠纷终于迎来了结局。根据6月1日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与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专利权权属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上海高院二审驳回了吉利的上诉,维持一审。
所以,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专利数量也是可多可寡的,真正的重要点在于市场和资金,如何获得市场和资金?就需要不断抓住消费者的需求,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和更大的价值满足感,并保证现金流的充足性和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