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侵犯商标权犯罪现状及问题

2024-02-26 18:43:35  来源: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傅启国 罗震宇 李晓雨  浏览:1

1、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现状

以2015至2019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现状。2015至2019年全国地方各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数和侵犯商标权刑事一审案件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可知,除2015年之外,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占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比例都在90%以上,且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16年和2017年地方各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数和侵犯商标权刑事一审案件数呈现同比下降趋势,但在2018年又出现反弹,2018年和2019年同比涨幅都在20%以上,侵犯商标权刑事一审案件数在2019年已经接近5000件。商标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与当地的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密切相关。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强省的各级法院知识产权案件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其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状况也更具代表性。笔者以江苏省为样本,分析其2017至2019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的相关数据,以总结目前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案件类型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2017至2019年新收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数分别为328件、433件和583件,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

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涉商标类刑事案件正以较高的增长率快速增长,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正由传统的实体店销售转向利用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销售,侵犯商标权犯罪涉及范围愈发广泛,假冒数量越来越大,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

2、现行商标权刑事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实证数据表明,我国现行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我国目前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及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现实需要,现行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与发达国家健全、高效的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有一定差距。

众多学者指出了我国现行商标权刑事法律体系还存在诸多待完善之处,主要包括:现行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的保护范围非常有限,仅将侵犯商品商标专用权行为纳入刑事追诉范围,对侵犯服务商标专用权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等都未入罪或明确入罪;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未遂犯罪与既遂犯罪的刑罚设置和量刑标准不够科学合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现行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对商标权人的私权保护力度不够,商标权人难以通过刑事保护弥补自己的经济损失;商标侵权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移送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罚对商标侵权行为的震慑力。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背景下,亟须针对以上问题对我国的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体系进行完善。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0年第8期 第23-27页:《我国商标权刑事保护的现状及完善》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