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梳理了企业设立科学碳目标的方法、挑战与好处,并分享了CTI华测认证科学碳目标解决方案,旨在助力企业科学制定减排目标,实现低碳转型。
科学碳目标是指是基于气候科学,企业需要遵循《巴黎协定》而设定的减排目标。通过设定目标,企业可提高品牌声誉、节约成本、满足未来监管要求。
那么,企业如何设立科学碳目标,设定方法有哪些,设定过程中面临怎样的挑战,设定后又能获得什么好处?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
01、什么是科学碳目标?
1、什么是科学碳目标?
科学碳目标是从核算碳排放到实现《巴黎协定》的重要途径。将向企业展示:企业需要减少多少碳排放,以及以多快的速度减少碳排放,以防止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引导企业走上一条明确的脱碳道路。
2、科学碳目标(SBTi)企业数量
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合作伙伴。
自2015年启动至今,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的企业基本处于逐年翻倍的增长状态。截至2024年2月底,签署承诺书的企业累计已经达到近8000家,其中不乏如苹果、ABB、索尼、微软等国际大厂。
正式发布目标的企业占一大半,已超过4600家。2024年1、2月这两个数字分别是837和528.基本可以确认,2024年新增承诺企业大概率超过5000家——SBTi倡议的成功将依然持续。
表 历年全球企业发布科学碳目标的情况
数据来源:截至2024年2月SBTi官网披露数据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target-dashboard
3、我国科学碳目标企业分析
相较于欧美企业,中国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整体进程较晚。第一家提交承诺的企业出现在2019年,为从事货代业务的上海怡永行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其后,随着3060国家目标发布背景下社会整体对于碳减排意识的快速增强,加入SBTi企业数快速增加,增速较全球整体更快。
截至2024年2月,做过SBTi承诺的中国企业(含港澳台)总数为502家,2023年一年即新增313家,占全球当年新增数8.59%。除数量增加之外,承诺的质量也有明显提升。2020提交承诺的12家企业中8家在日后被除名,比例高达三分之二,而到2021年,这一比例下降至37.8%。
根据SBTi的官方统计报表,中国SBTi承诺企业来自36个行业。其中,电力装备、日用消费品、专业服务、科技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几个行业中企业最多。此外,在来自中国大陆的361家企业中,103家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公司。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于行业类别,还是对于上市公司群体,SBTi已有较为可观的覆盖度。
经过对五百多家中国SBTi承诺企业进行的信息梳理,不难发现新兴行业贡献了相当比例的企业数量。各行业情况如下:
02、企业如何设立科学碳目标
1、企业科学碳目标的设定步骤
第一步:提交承诺函
填报并提交承诺函,签署承诺函表明公司将努力制定以科学为基础的减排目标或者将已制定的目标进行独立验证。
第二步:制定科学碳目标
一旦企业签署了承诺函,将有最多24个月的时间来开发、验证和提交科学碳目标。公司将按照SBTi的指引和标准制定碳目标,对于一些行业,SBTi开发了单独的指引和要求。
第三步:提交目标进行验证
目标制定完成后,企业需要填写科学碳目标提交表。SBTi团队将根据公司提交的材料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30个工作日。
第四步:宣布目标
确认公司的目标符合SBTi的标准,公司及其目标将在“SBTi"网站上进行公示。
第五步:披露目标
企业应当按年度披露碳排放情况,并监测目标的进展情况。披露形式包括公司网站、企业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等。
2、企业科学碳目标的设定方法
(1)绝对收缩法
绝对收缩法是使用绝对排放量收缩来设定绝对目标的方法。绝对收缩法要求,不管最初的排放表现如何,所有公司都以相同的速度减少绝对排放量。该方法制定的是绝对减排目标,指目标年相对于基准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的总体减少量。绝对收缩法难以反映不同企业之间的固有差别,但所需数据较少,制定步骤简单便捷。
根据绝对收缩法,要满足 SBT 的标准,在远低于2℃的情景下,要求企业或组织的年线性减排量不应低于2.5% ;在1.5℃的情景下,要求企业或组织的年线性减排量不应低于4.2%。
使用绝对收缩法来制定减排目标,需要首先设定基准年份与目标年份,并按范围1、范围2、范围3 或它们的组合来计算基准年的碳排放量,再根据所选情景对应的最小年线性减排量,计算出到目标年份应至少达到的绝对减排量。
(2)行业脱碳法
行业脱碳法(SDA)是使用排放强度收敛来设定物理强度目标的方法。该方法制定的是强度目标,指相对于特定业务指标(如每生产一吨产品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减少。
行业脱碳法依据的基本假设为:到2050年,全球主要行业内不同企业的排放强度将趋同。该方法基于将升温控制在远低于2℃的条件,使用的行业路径源于国际能源署(IEA)《能源技术展望》中超越2℃情景(B2DS)下的全球行业脱碳路径。虽然行业脱碳法对数据要求较高、计算也较为复杂,但其更贴合企业实际情况,能为企业设立更加合理的减碳路径。
使用行业脱碳法来制定减排目标,需要首先设定基准年份与目标年份,并按范围1、范围 2、范围 3 或它们的组合来计算基准年的碳排放量,进而根据基准年份企业活动水平得出基准年份的排放强度 ;再参照所在行业的脱碳路径,计算出到目标年份不应超过的排放强度水平 ;最后使用目标年份的预期活动水平计算出应至少达到的绝对减排量。
(3)温度评级法
温度评级法是利用投资组合的温度分数来设定减碳目标的方法。温度评级法的一大优势是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方法,使不同类型的减碳目标相互可比,能够根据更通用的温度结果评估任一家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决心。
减碳目标的温度分数越低,表示该目标越严格,沿其路径减碳后气温升幅水平越低。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的目标制定,既有助于金融机构了解其投资组合的整体温度评级,也有助于金融机构采取行动,促进所投资的公司朝着更高的气候目标发展。
根据温度评级法,要满足 SBT 的标准,金融机构投资组合的范围1和范围2排放在2040年至少要达到远低于2℃(即 1.75℃)的分数, 范围1、 范围 2、 范围3排放在2040 年必须达到不高于 2℃的分数。
03、企业设定科学碳目标的好处与挑战
1、企业设定科学碳目标的好处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范围,科学碳目标的影响力正在持续快速增加。但对企业而言,这毕竟是一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被监督程度增加且多数情况无直接收益的事情。那么企业究竟为何要做SBTi承诺呢?或者说SBTi承诺能给企业带来何种价值呢?
(1)低门槛,小钱赚名声
不可否认,一些企业看到并不高的认证费(中小企业费用更低)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心态:无论做不做,先占个坑再说。毕竟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能和苹果、微软等全球巨头列入同一名单,在全球范围内露脸的机会很难在别处找到了。
(2)提高企业声誉,建立正面的绿色形象
对于严肃认真做出SBTi承诺的企业,虽然目标的制定和后续执行对应着不少的投入。但绿色声誉的提升和绿色形象的建立对企业而言也实在地提高了在行业群体和公众视野中的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不少企业愿意为此买单。如电子消费品领域的联想和时尚、运动消费品领域的安踏。此外,随着ESG的发展,气候承诺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信心。
(3)晚做不如早做
虽然在不少领域,关注和跟随是避免风险的有效策略。但在气候承诺方面,从利益角度考量,晚做实际不如早做。事实上,无论是不是做出承诺,国家、地方和园区对于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节能减排等种种可减碳的措施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在推进的状态。在减碳是大势所趋,成为企业必修课的情况下,早做出气候承诺可以将正在推进的减碳绩效也纳入其中。如果上述措施都已经落地后再发布相关承诺,那每年几个点的减排量的实现难度将显著增加。
(4)面对绿色考评
在中国SBTi承诺企业中有相当比例与外向型业务有关。如前文提到的高出口行业、国际物流等。此外,中小企业群体中,相当多公司从事外贸和出口,如阳江的刀具、五金群体,数家外销型户外用品厂家等。这些企业做出SBTi承诺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际链主型企业或者商贸平台对于供应商的绿色考评。而气候承诺无疑可以在此类一系列考评中为企业增加砝码。
2、企业设立科学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科学碳目标正在逐渐成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商业惯例,而中国企业对于科学碳目标的认知较海外领先企业相对来说还不够充分,加入科学碳目标的公司从数量和规模上总体来说还较小。具体来说,中国企业设立科学碳目标面临着如下挑战:
挑战一:基于碳排放现状确定未来趋势
如何厘清公司组织边界和运营边界,明确碳排放现状;
如何采集价值链碳排放数据,确保碳排放来源准确性;
基于公司当前碳排放现状,如何准确预测并量化未来碳排放趋势;
挑战二:制定目标及规划碳减排路径
基于SBTi1.5℃情景,如何搭建科学碳目标模型;
如何结合公司短期、中期、长期战略与业务目标,制定适合公司的科学碳目标及减排策略;
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如何设定各阶段目标以及建立绿色减排指标体系;
挑战三:建立透明的碳信息披露渠道,回应利益相关方关注
按年度披露企业碳排放情况及目标达成进展;
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碳管理表现,回应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