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鲲新材撤回IPO:公司共有专利权64项,核心技术先进性被问询
近日,上海如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鲲新材”)及其保荐人撤回上市申请, 上交所终止了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公开资料显示,如鲲新材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材料、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贸易,是国内少数具备多品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制造和创新能力的供应商。
从专利获得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如鲲新材共有专利权64项,其中有23项境内发明专利,11项国际专利。
核心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情况,截至2022年12月31日,如鲲新材的核心技术人员数量为5人,分别为杨斌、李功勇、沈枫锋、魏万国、陈英韬。研发人员数量则为86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4.68%。
如鲲新材认为其核心技术分为核心技术平台和核心工艺技术两大类。核心技术平台对应离子化技术、碳硅偶联技术、溶剂化合成产品、高真空纯化技术4项核心技术,前述技术通过商业秘密形式保护,未申请专利;核心工艺技术对应固体LiFSI的合成、液体LiFSI的合成、 LiODFB合成、LiBF4合成、R005合成、6FXY合成等9项核心技术,均为具体产品的合成制备方法,核心工艺技术中7项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1项技术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项技术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对于如鲲新材的核心技术,上交所十分关注,在问询函中,上交所表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中,杨斌为2016年12月公司成立时的创始股东,无技术研发执业经历,沈枫锋于2016年12月入职,此前主要为制药行业执业经历,陈英韬于2020年11月入职,李功勇、魏万国于2021年加入公司”。
对于上述情况,上交所要求如鲲新材说明核心技术平台技术与核心工艺技术的关系、核心技术的来源、主要开发人员及其履历,以及核心技术对应的专利情况,并且要求公司说明核心技术平台技术及核心工艺技术的技术原理与同行业技术相比是否具有先进性,相关技术平台及制备工艺是否属于通用技术,认定为核心技术的依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