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峰股份IPO终止:专利为12项,少于可比公司
IPO过会约一年半后,因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浙江科峰有机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峰股份”)创业板IPO于近日终止。
据悉,科峰股份此次IPO之路并不顺畅。从2022年6月30日上市申请获受理后,公司先后经过两轮问询,并于2023年6月21日上会。然而,在过会后长达约一年半的时间里,科峰股份一直迟迟不提交注册,最终选择主动“撤单”,终止IPO之旅。
资料显示,科峰股份以有机硅应用材料为主业,从事纺织印染助剂、纳米液体分散染料及其他有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嵌段硅油、氨基硅油等后整理助剂、前处理助剂、染色印花助剂、纳米液体分散染料和六甲基二硅氧烷等。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0年至2022年,科峰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495.67万元、2127.18万元和1869.13万元,累计金额5491.98万元,仅高于创业板IPO申报指标不超过500万元。
在问询中,科峰股份研发投入和创新性等问题引起深交所重点关注。据披露,除了自主研发之外,科峰股份报告期内存在开展委托研发的情形,委外研发费用合计444.13万元。同时公司在日常经营中会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试制、调配产品并免费送给客户测试。
与此同时,科峰股份核心研发人员数量略显“单薄”。截至2022年末,科峰股份研发人员为44人,占员工总数的19.38%,其中核心技术人员2人。
研发费用存疑之外,科峰股份专利数量在可比公司中也稍显逊色。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计47项专利,其中13项为发明专利,另有8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并且科峰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几乎都在2020年至2022年取得。
同时,报告期内,科峰股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为12项,少于可比公司皇马科技、传化智联、德美化工、润禾材料的55项、47项、28项和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