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贝特冲刺IPO:两款产品专利技术来源遭质疑
近期,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必贝特”)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并更新相关财务资料,继续其科创板IPO之路。
资料显示,必贝特是一家从事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2022年6月,必贝特科创板IPO获受理,计划募集资金20.05亿元,其中5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分别投向新药研发项目和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必贝特还在注册稿中提到,对于临床试验阶段使用的试验用药,公司均委托第三方CDMO公司完成。从数据来看,2019-2021年,必贝特外包研发费用均高于内部研发费用,其中2021年委托第三方研发费用占研发投入的比例超过了70%。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必贝特及其子公司已获取的境内授权发明专利11项,境外发明专利共19项。不过,对于BEBT-908、BEBT-305的技术来源,市场有不同的声音。
在注册稿中,必贝特认为,BEBT-908和BEBT-305由公司实际控制人钱长庚及核心技术人员蔡雄在CURIS任职期间主导设计开发,钱长庚、蔡雄是BEBT-908和BEBT-305化合物核心专利主要发明人。必贝特于2012年2月从CURIS获得BEBT-908在中国的专利独占许可,并自主开展了临床前药理研究、药学研究、毒理研究、适应症开发等工作,获得一项新的发明专利授权,研究成果于2021年在Cancer Research发表,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将产品推进至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2020年1月,必贝特从REGRANION获得BEBT-305在中国的专利独占许可(REGRANION 系从CURIS获得 BEBT-305相关专利许可)。
必贝特称,鉴于钱长庚、蔡雄为BEBT-908和BEBT-305主要发明人,引进产品后的研发具有连续性,因此BEBT-305的技术来源为“发行人自主研发”。而有业内人士称,技术人员在企业里的发明创造,一般都是职务类发明创造,其产权都是归企业。因此,BEBT-908的专利权的技术源头来自CU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