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IPO的禾元生物“稻米造血”技术引诉讼
近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元生物”)更新了招股书申报稿。
本次IPO禾元生物拟发行8945万股普通股,预计募集资金不少于35.02亿元。其中最大的募投项目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9.09亿元。对于项目具体的投资测算情况,禾元生物未有详细说明。
据申报稿显示,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即公司通过基因工程水稻生产药品,实现以水稻“造血”,解决国内血浆供给短缺问题。其核心产品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公司已向CDE提交HY1001用于“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并于2024年9月获得受理;HY1002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目前禾元生物共有境内发明专利11项,这些专利技术中与“水稻生产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有关的全部技术归杨代常所有,其中,杨代常取得序号1的发明专利授权后作为出资变更给公司,序号4、5专利,为武汉大学受公司委托研究开发,所有权归公司所有。序号9专利,由武汉大学与公司共同承担;序号2、8、10专利,为杨代常在武汉大学任职期间完成,为职务发明,后武汉大学将专利授权转让给公司。其他专利则为公司原始取得。
然而,禾元生物的产品却陷入了与实控人前雇主的专利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禾元生物目前还存在由Ventria Bioscience提起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调查事项。
根据保荐工作报告,禾元生物实际控制人杨代常于1999年3月至2005年4月在美国Ventria Bioscience公司任项目负责人、实验室主任/科学家/高级科学家,2006年11月杨代常发起设立禾元有限。全球采用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表达系统的企业只有禾元生物和美国的Ventria Bioscience。
2011年1月,Ventria Bioscience曾起诉杨代常,主张其支付曾供职于Ventria Bioscience期间引起的各种索赔等,2013年Ventria Bioscience撤诉。
2020年12月,Ventria Bioscience以禾元生物的产品侵犯美国注册专利951专利及416专利的部分权利为由,向ITC提出对发行人进行337调查,并于次年2月在堪萨斯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
2022年9月,ITC作出337调查终裁:对禾元生物未经授权的侵权产品(存在侵权951专利的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并终结本案调查。
2022年11月,基于终裁结果,Ventria Bioscience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并提交复审请求书。2023年3月,Ventria Bioscience撤回上诉。2025年2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判决,维持ITC作出的337调查终裁结果。堪萨斯州联邦地区法院诉讼预计将在上述判决生效后恢复审理。据申报稿,若堪萨斯州法院进一步做出对公司不利的裁决,公司可能面临较大金额的赔偿。
此外,公司因诉讼事项每年支出较高费用。2022-2024年,禾元生物管理费用中的专业服务费分别为1949万元、1006万元和1669万元,除上市事宜发生的服务费以外即为诉讼费等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