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ISO9001:2015判标。学习案例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判标能力,还可参考他人的审核思路。本文助你在审核路上更进一步。
标准内容
5.2方针
5.2.1制定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建立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5.2.2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a)可获取并保持成文信息;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
审核思路
质量方针是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而不是几句口号式的空洞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质量短语,它必须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和与组织的愿景和使命相一致。
组织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质量方针应为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包括在满足适用要求(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要求,以及有关相关方的要求方面)的承诺,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概括说质量方针应满足:
(1)两个适应,即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与组织所处环境中的影响因素相适应;
(2)一个支持,即质量方针能够支持组织战略方向;
(3)一个框架,即质量方针需能够提供出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
(4)两个承诺,即质量方针必须包括对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和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质量方针确定了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努力方向,是组织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灯塔。
质量方针需要通过质量目标来落地的,质量方针所确定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必须由质量目标来承接,她们是相互对应的关系,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要在充分沟通和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后,判断其质量方针是否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以及适宜性。审核员若发现对不满足要求的质量方针,需与其受审核方做出充分交流。
审核员在审核质量方针过程中,尽可能结合其受审核方的质量目标一起审核。
组织首先应将质量方针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持,并确保组织内的人员可获得。
组织可通过学习、研讨或宣传等方式,在员工之间进行沟通,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准确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并在其质量活动中得到应用和贯彻实施。
适宜时,质量方针能够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可查看其受审核方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质量方针,了解受审核方采取何种方式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同时,可抽查若干名员工,进而判断其对质量方针内涵的理解的一致程度,关注沟通的效果。
审核员可通过查看其受审核方的官方网站,或其他组织或产品宣传资料获知其是否披露了质量方针的信息。
应用关注
(1)质量方针的否针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清晰表述了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冲力,并能成为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还应结合组织的战略、价值观和组织文化,判断所建立的方针是否适宜,是否反映出了行业特点,是否能满足一个框架两个承诺的要求。
(2)审核时要了解方针以何种方式组织内进行沟通理解的,是否在适当时传达给了相关方。抽查组织内员工对方针是否能做到统一一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