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认证

《16949理解与实施》连载——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2022-12-06 13:16:27  来源:IATF16949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18

《16949理解与实施》连载——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

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状态。

当有可追溯要求时,组织应控制输出的唯-性标识,并应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可追溯。

注:检验和实验状态并不能用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来表明,除非产品本

身状态明显(如在自动化生产传递过程中的物料)。如果该状态已清晰地标识、文件化且达到了指定的目的,允许采用其他方法来标识。

[理解与实施要点]

1.标识分两类:

A.产品或服务的标识,表示类别或区域的标识,表示产品和服务状态标识;

B.检验和试验的状态标识;

2.本条款中的标识和可追溯性适用于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采购产品(包括外购材料、外协加工件、标准件等)半成品和成品。

3.标识可以包括:

a)产品标识:适当时应用,用以防止产品混淆。如硬件产品的流水号、工号、标签、铭牌;流程性材料为炉号、包号、批次、生产时间等。

b)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必须应用,用于产品所处的检验、试验和监视状态标识。测量(检验和试验)状态有:待检、已检待定、已检合格、已检不合格等;监视状态有:待加工、待返工、待返修、待装配、待调试、待维修、正在处理中等。产品状态标识的方式有:标签、印章、区域、标牌、各种记录(如加工流程卡)等。

4.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如机器设备上的铭牌,发动机上的钢印编号等,现在通常采用条形码来识别其唯一性。

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 -补充

可追溯性的目的在于支持对顾客所收产品的开始点和停止点的清楚识别,或者用于发生质量和/或安全相关不符合的情况。因此,组织应按照下文描述来实施标识和可追溯过程。

组织应对所有汽车产品的内部、顾客及法规可追溯性要求进行分析,包括根据风险等级或失效对员工、顾客的严重程度,制定可追溯性计划并形成文件。这些计划应按产品、过程和制造位置明确适当的可追溯系统、过程和方法,应:

a)使组织能够识别不合格和/或可疑产品;

b)使组织能够隔离不合格和/或可疑产品;

c)确保能够满足顾客要求和/或法规对响应时间要求;

d)确保保留了形成文件的信息,保留的形式(电子、硬拷贝、档案)使组织能够

满足响应时间要求;

e)确保各单个产品的序列化标识,如顾客或法规标准有所规定;

f)确保标识和可追溯性的要求被扩展应用至外部提供的具有安全/法规特性的产品。

[理解与实施要点]

1、可追溯性的目的在于支持提供给顾客产品的开始点和停止点的清楚识别,或者用于发生质量和/或安全相关不符合的情况,能很好的追溯。

2、要建立一套追溯系统,并一定要文件化,追溯系统要对公司内部、顾客和法规要求的追溯进行分析,确定哪些产品、过程要实现追溯。

3.追溯系统建立,是的基于产品的风险等级、失效对员工或顾客的影响,如果影响大就一定能追溯。

4、追溯系统要能达到如下要求:

a)使组织能够识别不合格和/或可疑产品;

b)使组织能够隔离不合格和/或可疑产品;

c)确保能够满足顾客要求和/或法规对响应时间要求;

d)确保保留了形成文件的信息,保留的形式(电子、硬拷贝、档案)使组织能够

满足响应时间要求;

e)确保各单个产品的序列化标识,如顾客或法规标准有所规定;

f)确保标识和可追溯性的要求被扩展应用至外部提供的具有安全/法规特性的产品。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