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管理,其实就是干3件事

2024-06-11 19:17:33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管理的核心是解决干、能、许的问题。即,帮助员工解决是否愿意干、是否能够做和是否被许可做的事情。

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指挥、协调和监督员工的工作。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引导员工解决干、能、许的问题,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1、解决愿不愿意干的问题

激发工作热情

做管理,我们首先要解决员工愿不愿意干。

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意愿度强的人,和意愿度弱的人,得到的结果会一样吗?肯定不一样。

很多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时,总是习惯下指令,然后等着要结果。

他们从来不会站在员工角度,思考问题,总认为给员工安排好工作,员工就会去执行,把事情做好。

其实,他们都忽略了,这件事,员工到底愿不愿意干?

一个人愿不愿意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管理者,你要做的,就是点燃员工,把他们工作的原动力激发出来。

管理的核心,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

只有帮助员工找到工作的原动力,你有可能扣动他的心灵扳机,将他的目标和团队的目标相结合,他才有意愿,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给你很多惊喜。

2、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

提升工作能力

解决员工愿不愿意干以后,接下来就要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

员工现有的能力,能不能胜任这一份工作?

很多管理者,都会抱怨:员工真的太笨了,明明教了他十遍、二十遍,员工还是不会。

为什么他的能力起不来?不妨先问下自己,你讲的东西,他真的明白了吗?

作为管理者,你要明白,员工来到公司,他的成长,是跟你息息相关的。

特别是销售团队,一个新销售进来,作为老板,你肯定希望他能快速开单。

这时,你的辅导,就起到很大的作用。员工能否把你辅导的内容做明白,这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你在辅导员工时,“我干你看、我说你听、你干我看、你说我听”,一定要贯穿始终。

在“你干我看”这个环节,你还要不停地check。辅导,不是说一两遍就可以,要扶上马送一程,要带他反复不断练习,这样才能熟能生巧。

不要奢望你讲一遍,他就能做,能达到你的要求,对员工的辅导,要下苦功夫。

他的能力提升了,你的工作才有价值。

3、解决可不可以干的问题

创造良好条件

如果员工有意愿,并且通过你的辅导和培养,他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公司的岗位。

此时,你还得考虑另一个因素:他可不可以干。公司的环境和氛围,是否具备他干的条件。

你能不能持续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尊重他在公司的贡献。

员工在什么情况下,工作的动力会更足一些?一定是“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

作为管理者,你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对得起好的人,对不起不好的人,一定不能吃“大锅饭”,你好我好大家好。

对于兢兢业业做出成绩的人,一定不能让他们吃亏。

对于团队中的低产出者,不要总是做“老好人”,要敢于“恶人”。

敢于放弃他们,让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只有这样,员工可不可以干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管理,就是干3件事。首先,解决愿不愿意干的问题,你要激发员工工作的原动力;其次,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对员工的辅导,要下苦功夫;最后,解决可不可以干的问题,要对得起好的人,对不起不好的人。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