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证证书与政府采购的政策衔接:3 大核心依据
养老服务认证证书已成为政府采购的重要资质门槛,政策层面明确其在服务质量筛选中的核心作用,是机构参与政府采购的 “通行证”。
1.1 国家级与地方政策要求
- 国家层面:《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将 “服务质量认证” 作为优先采购条件,鼓励选择星级认证机构。
- 地方实践:上海市《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办法》(沪民规〔2024〕17 号)要求,街道办通过政府采购选择服务机构时,需将认证资质纳入评审体系。
- 评审导向:政府采购信息网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养老服务采购项目中,62% 明确要求提供 GB/T 37276-2018 体系认证证书。
1.2 认证证书在采购中的两大核心价值
|
价值维度 |
具体体现 |
关联长尾词 |
|
资质准入 |
多数百万级以上项目将 “四星及以上认证” 设为投标基本条件,无证书直接否决 |
养老服务采购资质要求 |
|
评分加权 |
认证等级直接影响得分,五星机构可获 3-5 分加分(总分 100 分制) |
政府采购认证加分规则 |
二、养老服务认证证书政府采购典型案例拆解
结合 2024-2025 年真实项目,从服务类与物资类两大场景解析认证证书的应用细节与争议点。
2.1 服务类采购案例:认证等级决定中标结果
案例 1:广德市养老服务中心运营项目(3587 万元)
- 采购方:广德市民政局
- 认证要求:运营方需具备《养老服务认证证书》(四星及以上),且认证范围包含 “认知障碍照护”
- 中标关键:无锡北康宏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 “五星认证 + 医养结合服务记录” 脱颖而出,其认证证书中 “日均康复服务 4.5 小时” 的实测数据成为得分亮点
- 结果影响:未持认证证书的 3 家投标单位均因资质不达标被淘汰
案例 2:上海市街道居家养老服务采购(860 万元)
- 采购方:某街道办事处
- 认证要求:提供近 2 年有效的《养老服务认证证书》,服务特性测评达标率≥90%
- 评审细节:中标机构浙江安诺康养凭借 “五星认证 + 3 年零投诉记录”,在 “服务质量” 分项中得满分,超出第二名 4.2 分
2.2 物资类采购案例:认证术语争议与应对
案例:养老院适老化家具采购(300 万元)
- 采购方:某养老院
- 认证要求:投标产品需提供 “适老化家具认证证书”,加 2 分
- 争议焦点:A 供应商持 “养老家具认证” 得分,B 供应商质疑术语不符,投诉至财政部门
- 核心结论:北京市家具行业协会明确 “养老家具” 为旧称,2022 年《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实施后,应以 “适老化家具” 认证为准,最终 A 供应商得分被取消
- 避坑提示:物资采购中需精准匹配认证术语,避免因名称差异导致废标
2.3 典型案例核心信息对比表
|
案例类型 |
项目金额 |
认证核心要求 |
中标 / 争议结果 |
关键启示 |
|
服务运营 |
3587 万元 |
四星及以上认证,含认知障碍照护范围 |
五星认证机构中标 |
认证范围需与采购需求精准匹配 |
|
居家服务 |
860 万元 |
2 年有效证书,服务达标率≥90% |
五星机构因零投诉获满分 |
认证 + 履约记录形成竞争优势 |
|
物资采购 |
300 万元 |
适老化家具认证证书 |
旧称认证得分被取消 |
需依据最新标准确认认证术语 |
三、认证证书在政府采购中的作用机制:从准入到评分
3.1 三阶段作用拆解
- 资格预审阶段
采购方通过 “证书有效性核查表” 验证资质:需确认证书在有效期内(通常 3 年)、认证范围覆盖采购项目(如居家服务 / 医养结合),未通过则直接剔除。
- 评审打分阶段
采用 “基础分 + 加分项” 模式:
-
- 基础分(10-15 分):持有有效认证证书得基础分,无则不得分;
-
- 加分项(3-5 分):五星认证加 5 分,四星加 3 分,三星及以下不加分。
- 履约验收阶段
依据认证证书中的服务标准验收,如五星机构需满足 “护理操作规范率≥95%”,不达标将扣减履约保证金。
3.2 不同采购场景认证要求差异
|
采购场景 |
认证等级要求 |
额外核查内容 |
权重占比 |
|
机构运营 |
四星及以上 |
认证后监督评审记录 |
20%-25% |
|
居家服务 |
三星及以上 |
上门服务轨迹验证材料 |
15%-20% |
|
适老物资 |
产品专项认证(如适老化家具) |
认证标准与采购参数契合度 |
10%-15% |
四、机构利用认证证书中标政府采购的 4 大实操技巧
4.1 证书准备阶段:精准匹配需求
- 提前核查采购文件中的 “认证术语”,参照最新标准(如 SB/T 10944-2025)确认证书名称与范围;
- 补充认证佐证材料,如 “服务特性测评报告”“证后监督整改记录”,增强说服力。
4.2 投标响应阶段:突出认证优势
- 在技术方案中单独列明 “认证达标对照表”,逐项对应采购要求与认证指标;
- 举例:采购要求 “日均康复服务≥3 小时”,则标注证书中 “实测 4.2 小时” 的具体数据。
4.3 质疑应对阶段:规范举证
- 若被质疑证书有效性,需提供:认证机构资质证明(CNAS 认可)、评审报告原件、标准符合性声明;
- 参考家具采购案例,提前留存 “认证术语演变说明” 等政策依据。
4.4 履约阶段:维护认证价值
- 按认证标准执行服务,定期更新《服务质量动态台账》,为续标准备材料;
- 配合采购方开展认证标准符合性核查,避免因服务下滑失去资格。
五、总结:认证证书是政府采购的 “核心竞争力”
养老服务认证证书已从 “可选资质” 变为政府采购的 “必争加分项”,其价值不仅体现在资格准入,更贯穿于评审、履约全流程。机构需精准把握政策要求,提前匹配认证等级与采购需求,避免因术语不符、范围偏差等问题错失中标机会。建议在参与采购前 6 个月完成认证升级或续期,同步梳理认证佐证材料与履约记录,将认证优势转化为中标实力。只有让认证证书真正成为服务质量的 “背书”,才能在政府采购中持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