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华为诉争鸿蒙商标再被驳回,网友:学学小米获 XIAOMI 商标转让的操作

2022-05-05 11:22:17  来源:商标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6

最近在关注中国奥运军团最新战况的同时,也在关心全国多地全力阻击德尔塔毒株的行动。不过因为工作性质,蜗牛纳几乎每天都要看看各大公司有没有出现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 昨天倒是看了一眼,然后感叹同为手机厂商,同样出手晚别人一步,怎么就结果不同呢? 近日,据企查查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其他一审行政判决书公开了。

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第38684797号“鸿蒙HongMeng”商标(以下简称诉争商标)违反了我国《商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决定该诉争商标指定使用在“电视播放;无线电广播;新闻社服务;无线广播”服务上的注册申请予以初步审定,但对于诉争商标指定使用在其余复审服务上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 华为公司不服,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请求法院撤销被诉决定,并判令被告国知局重新作出决定时,给出了三个理由: 一、诉争商标与第22515938号“鸿蒙”商标(以下简称引证商标一)整体含义区别明显,不构成使用在相同或类似服务上的近似商标; 二、引证商标一处于连续三年不使用撤销流程中,权利状态不稳定,请求中止审理本案; 三、诉争商标系原告独创性设计,经华为公司长期宣传使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其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不会引起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法院经查明认为,原告华为公司主张该引证商标一处于撤销程序中,希望法院中止审理。因截至本案开庭审理时引证商标一撤销程序尚未终结,对于引证商标一稳定性尚无定论,不属于中止审理的当然依据。截至本案审理时引证商标一仍为有效商标,仍构成诉争商标获准注册的障碍。故华为公司的上述主张缺乏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而诉争商标为“鸿蒙HongMeng”,其与引证商标一均包含显著识别文字“鸿蒙”,两商标在文字构成、呼叫、含义等方面相近,已构成近似商标标志。诉争商标与引证商标一若共同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服务上,易造成相关公众混淆,从而对服务来源产生误认,已构成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服务上的近似商标。 另外,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案件中,诉争商标与引证商标是否近似,主要根据诉争商标标志与引证商标标志近似程度等因素进行认定,诉争商标的知名度可以不予考虑。华为公司的相关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被诉决定认定事实清楚,审查程序合法,法院予以支持。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法院驳回了原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也就是说,华为公司申请注册的鸿蒙商标再次失败,于是又让不少网友担心:以后华为手机的操作系统还能使用“鸿蒙”这两个字吗? 其实,在5月份的时候,华为公司曾起诉过国知局,要求撤销其下达的驳回申请决定书,并通过华为公司关于“鸿蒙”的商标申请。后来法院驳回了华为公司的诉讼请求,理由也是因为之前已有公司注册了类似的。 相关阅读: 华为鸿蒙商标诉讼请求被驳回,或影响规模化推送? 尽管被驳回的都是“鸿蒙”商标,但5月份那次驳回的是第42类,这次驳回的是第38类。其中42类主要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而38类主要指通讯服务等范围。 由于华为鸿蒙是一种操作系统,我们单纯根据商标的类别来看,“鸿蒙”的核心保护类别是第9类,是一款计算机软件。所以不管是38类,还是42类,都不是核心类别。 所以华为公司使用“鸿蒙”这个名字来称呼自己的操作系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没有侵犯别的商标权,只要第9类商标已注册就OK了。 如果华为公司坚持要42类、38类的“鸿蒙”商标,该怎么做呢?简单得很,华为公司可以通过转让,收购等方式,把这些商标收归自己手中。 蜗牛纳看到有网友提议让华为公司学一学小米公司的操作了。和打了败仗的华为公司不同,小米公司先是与抢注人协商解决,再通过达成商标转让协议,早日实现商标确权。 《商标法》第四十二条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据企查查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其他一审行政判决书在近日公开。法院查明诉争商标为“XIAOMI”“小米xiaomi.com MI”“xiaomi”,且引证商标“XIAOMI”“MI”已转让至原告小米公司旗下。

此前,小米公司的上述诉争商标申请被国知局驳回,于是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上诉,认为引证商标已经转让至小米公司,故上述引证商标不再成为诉争商标的注册障碍。因此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被诉决定,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决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辩称:被诉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作出程序合法,请求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由原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对此,法院认为,鉴于本案引证商标已转让至原告小米公司,诉争商标注册的权利障碍已发生变化,并已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本院据此撤销被诉决定。被告国知局应当在新的事实基础上重新审查并作出决定,但案件受理费仍由原告承担。 综上,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一)、(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之规定,法院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商评字[2020]第346152号《关于第27997687号“XIAOMI”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商评字[2020]第346692号《关于第26006119号“小米xiaomi.com MI”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商评字[2020]第345982号《关于第40017028号“xiaomi”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 二、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商标转让方提交的证件和材料都是有效的,符合企业发展现状的,一旦被商标局审查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就会被驳回,并且转让方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补正资料,逾期将被视为放弃。 还有,只有注册商标才能申请商标转让,有些企业在商标注册期间就进行商标转让业务,如果在转让期间,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那么商标转让就会被中断。另外,转让期间如果商标被无效宣告或者被撤三等都会影响商标转让进展。 由此可见,商标转让也会有失败的可能性,与其寄希望于商标转让本身,不如事先了解商标转让方的情况,以防万一。 只不过,商标转让方可能会狮子大开口,如果在价格方面始终谈不拢的话,可能要重新想个名称再申请了,但这会让企业错失商机,从而抑制了企业长远的发展。 不管企业的规模有多大,都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产权储备,如此才能在商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否则在竞争对手抢先注册了自己需要的某件商标后,等回过神去办理商标注册就来不及了。 所以说,企业一定要重视商标保护,这样即便是遇到商标抢注、商标侵权或是构成近似等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好,避免因其他侵权人的效仿而导致企业的维权成本过高。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