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车企广告的一地鸡毛:奥迪抄袭门波及宝马,本田广告被指“偷人生”

2022-05-24 10:57:35  来源:商标专利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千里眼  浏览:3

原标题:车企广告的一地鸡毛:奥迪抄袭门波及宝马,本田广告被指“偷人生”

5月22日,针对奥迪“小满广告”涉嫌抄袭他人文案一事,奥迪及广告的创意代理方发布声明道歉。目前,奥迪各官方渠道已全面下架抄袭视频,代理方则承诺尽最大努力弥补对原作者的损失。抄袭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拍摄该广告片的导演又疑似陷入另一起“抄袭门”,此次涉及的则是汽车品牌宝马。

小满当日,奥迪广告翻车事件火爆全网。针对该事,5月22日奥迪及广告的创意代理方发布道歉声明。然而,此次抄袭风波不仅波及了奥迪,该广告片的导演、宝马、本田也相继卷入,让抄袭事件再一次发酵。

奥迪“小满”广告片导演的宝马广告被质疑抄袭

在抄袭事件没有曝光时,奥迪“小满”广告片的导演曾在微博发文表示:这是我拍过的片子里最轻松愉快的一次,华仔一如既往地平和、专业,谢谢所有小伙伴,谢谢客户一稿过。

但奥迪事件一出,该片的导演也进入了网友们的视野。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导演曾任意大利《COLORS》杂志创意总监、《新视线》杂志创意总监、《VISION青年视觉》杂志首席摄影师。曾任大声展策展人,亚太摄影奖评委等,获得亚洲出版协会摄影金奖、美国Photo Eye年度摄影图书奖、德国卡塞尔摄影图书奖、IAI国际广告节金奖、金投赏金奖等奖项。

但是,什么都逃不过吃瓜群众的眼睛。据报道,“StinkFilms”微信公众号在22日下午6时发文称:“去年8月,发现了一部导演彭某某为BMW8系x良仓制作的创意广告,这部作品瞬间让我们想到了由我司导演Jovan Todorovic执导,Stink洛杉矶办公室制作完成,在2017年为艺术家SOHN拍摄的一部MV ‘Hard Liquor’。”

原来,这个导演在2021年也给宝马拍摄了一则广告片,名为《良仓x全新BMW 8系》,其构图、分镜、画面均与国外艺术家SOHN拍摄的音乐MV高度相似。

据“StinkFilms”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对比视频显示,相似度确实较高。

来源:StinkFilms

目前,该视频在爱奇艺、优酷等多个平台均已无法打开。

5月22日晚,宝马中国一名客服工作人员称,会将该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跟进。截至目前,该导演并未在公开平台就此作出任何回应,网友还意外地发现,其连夜清空了微博,设置了“仅展示半年内的微博”。

另外,其在短视频平台新片场的个人主页上,所有创作内容也都消失。而在此之前,该平台上有多个其参与的创意短片广告,不乏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品牌。

创意被拿走,“人生”竟也不保

“奥迪广告抄袭事件”余波未了时,本田汽车广告疑似侵权一事又被推上风口浪尖。5月22日,微博博主@宁远宁不远 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文质疑本田汽车广告抄袭了自己的故事。

其称:视频号“汽湃”发布了一条本田汽车广告视频,标题是“我和明月村的故事:是UR-V的陪伴,让热爱不负期待”。宁远认为,这条广告和她的人生经历高度雷同,属于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用了她本人在明月村的经历,用于商业用途。而广告拍摄方,在被告知不能商用的情况下,仍将拍摄地点选在宁远的店面“明月远家”中。

有媒体从宁远处得知,广告拍摄方汽湃提出要补交两天商业拍摄的费用,并出具了道歉信,希望能当面道歉。而宁远接受了道歉,但拒绝了补交费用。“我希望本田公司道歉和下架相关视频,但本田公司却始终没有出现。至于补交的金额,还没有聊到具体的数额,但我肯定是拒绝的。”宁远说。[1]

来源:微博

当日,有媒体记者联系到该广告视频拍摄方“汽湃”负责人钟先生,据他介绍,该视频确实是给本田汽车做的一个广告,但广告视频纯属虚构,“包括画面和文案都是原创,绝对没有抄袭”。对于宁远对文案中女主人公的经历和拍摄场地的疑虑,他们也将跟对方沟通。钟先生还表示,他们公司有专门的视频团队,在制作拍摄脚本前也没有看过有关宁远经历的介绍,“如果我知道,我肯定不会去做这个事”。[2]

当日下午,“汽湃”删除了该广告视频。

5月23日上午,“汽湃”所属的成都汽湃智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布公开道歉信,对拍摄前后未告知宁远及其团队为商业拍摄,且所拍摄内容与宁远女士经历雷同,而向宁远女士及其团队致歉。

道歉信上称:“这则视频在宁远女士创办的位于明月村的‘远家’线下空间拍摄,我们在拍摄前后并未告知宁远及其团队商业拍摄目的(本田UR-V汽车车主短片),而且所拍摄内容与宁远女士经历雷同,对宁远女士及其团队构成了感情伤害和不利影响。我们就以上情况再次向宁远女士表达歉意,目前我们已下架该视频和相关图文推送,并保证以后会严格遵守流程,更认真、仔细(地)进行内容审核,严格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道歉信

“一地鸡毛”的警钟为谁而鸣?

一场奥迪抄袭门,硬生生演变成了车企广告业的“一地鸡毛表演秀”。事件发酵之快,影响范围之广,讨论声音之大,可以说是知识产权行业今年来继“冰墩墩侵权”事件后又一舆论高峰。网友还戏称:“德系三兄弟,就还差奔驰了。”

一些车企的形象因为“问题”广告而受到了影响,从另一面看,这对于提升大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有着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对于像奥迪这样的车企来说,在基础性工作分包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忽视了审核和版权。“广告公司也许会心存侥幸,试图蒙混过关,牟取暴利。但甲方车企应该头脑清醒,一旦被举报涉嫌抄袭,损失的不仅是品牌形象,还有车辆的营销,一旦新车卖不出去,车企又要靠什么生存和发展呢?车企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严格把关,以杜绝’抄袭’后患,以免给品牌和汽车销售,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品牌宣传,没有捷径可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章弘说。[3]

在广告行业的发展中,抄袭问题其实一直存在,扰乱了广告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在当今海量信息时代,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给广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环境,加之网络广告门槛、成本更低,把关审核相对宽松,更是加剧了广告抄袭问题的发生。[4]因此,对于此次事件中的广告创作者来说,更是应该通过此次事件吸取经验教训,还广告行业一片清朗,为未来的创作之路敲响警钟。

也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构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参与创新生活的你我,都有责任通过一点一滴之行让知识产权保护的警钟再鸣。

注释:

[1][3].牛朝阁.“我的人生被盗用了!”本田广告被指侵权,车企营销为何频翻车?http://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5-23/doc-imizmscu2944230.shtml?finpagefr=p_114

[2].章玲.本田汽车广告被指盗用他人经历,当事人称“感觉人生被偷” 拍摄方:没抄袭,人的经历相似难免.http://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205/dfe53736ecd97310962c8f3bcadc8cf0.html

[4]王鹤颖.广告抄袭现象折射的社会心态分析[J].中国报业,2021.(02):30-31.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