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SQE,最大的工作内容估计就是和供应商的长期接触了,外行以为采购永远是甲方,订单一下,供方就将质量完好数量不差的物料妥妥得送到需方仓库,这其间更多的是无数的追货”血泪史“。那么在和供应商长期作战过程中,SQE又经常会得到什么样的“耳旁风”呢?
1、供应商:做你们公司的生意真的是没钱赚,每年降几个点,现在都是亏钱在供货。
2、供应商:任何公司遇到成本问题态度都很尖锐,这个改善的落地可能会比较艰难。
3、供应商:每天救火都来不及,要想做更多的改进,取得更多的成就都是纸上谈兵。
4、SQE:很多供应商因为太忙,只注重做完,做事过于浮于表面,却没有注重做好,这将对企业后续发展埋下很深的隐患。
5、SQE:质量有时候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不像生产那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需要多少人去干活。因此质量所需要的资源也是最难评估的。
6、SQE:做SQE就要兼容并包,最好无所不能,因为操心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7、SQE:SQE要求供应商持续改善质量的同时,采购却在不断要求供应商降价!真的是太难了!
8、SQE:对于一些D级供应商或者三流供应商,目前发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付款问题和罚款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绳之以法!
9、SQE:技术拿出来的图纸和要求,在市场很难找到可提供产品的供应商,不是做不出来产品,是这个成本做不出来。
10、采购员:公司的水平决定供应商的水平,这和公司内整体的战略,文化相关,而我只是标准执行者(别老吐槽我降成本!!!)
11、SQE:如果不良品已进入到客户的产线,甚至已成品的方式流出,证明出问题的地方不是一个两个。
12、供应商:可以说检验环节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制造过程,但是检验其实也是有局限的。就像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13、SQE:其实企业需要的不是所谓的”质量管理“,“管理的质量” 才是正解。
14、SQE:你们每天开了那麽多质量管理的会,议了那么多质量管理的事,为何内部问题还是那样”扶不起的阿斗“
15、SQE:SQE管供应商是没错,但供应商质量管理只是供应链的一小部分,在它前面是采购策略,供方需方的定位,供应商管理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的。
16、SQE:供应商人员流动和缺失问题是普遍的。你们选择了什么档次的供应商,给了什么样的利润水平,决定了供应商能保证的平均质量水平。
PS:供应商的管理重在选择,事后与其相关的80%工作量就取决于此。很多企业整个供应链管中心一片忙乱,一会儿物料质量问题,一会儿供应商产能供应不上,一会儿包装运输出问题,一会儿供应商人员闹辞职...... 事后一核计,闹来闹去的就是那几个供应商,基本上都属于遇人不淑,交友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