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2何以保驾护航
自1999年由IATF颁布了第一版用于汽车生产件的质量管理要求以来,已经获得所有使用企业的认可。因为利用这个现有管理平台迅速建立起来的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满足汽车生产件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近而满足各主机厂的质量管理要求。当这套管理体系升级到2002版时即TS2,又将这几年对汽车配套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一步整合,增加了更新的管理要求,特点更鲜明:
提升客户(主机厂)的满意度
作为汽车配套行业而言,满足客户要求,能够跟上主机厂发展的步伐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配套商能不断地持续改进,甚至能超越客户的要求,赢得竞争中的机会。所以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必然会考虑在方针目标、质量策划、生产制造、交付服务等若干管理环节应如何人落实的具体内容和事项。尤其还注意到了如何将客户的要求在质量策划时找出关键、重要的产品特性,如何使用客户要求的工具,如何满足客户的批准条件等。
更强调质量策划要求
这既包括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策划,也包括工程变更过程中的控制策划。TS2关注着如何满足客户要求改变的一套快速、严谨、稳固的反应流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质量管理大师朱兰的质量策划。我们都很清楚,不完整或不成熟的策划是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所以企业在实施质量策划过程中,一定要有具体的流程。因此,标准中也非常注重专用策划工具的应用,如:APQP、FMEA、SPC、MSA等的使用,这些都是能够与客户保持交流的基本语言。总之,标准是将一个开发产品,工艺控制的成熟策划带入现场中,使现场人员能够得心应手地工作。另外,该标准对工程变更控制特别做出了管理要求。因为一个组织正常状态下的运行都很好管理,一旦客户提出变更(技术或业务)或者组织内部管理系统中的某些环节出现异常,企业能否在最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制定出一套稳固的输出策划以满足要求,是对一个组织的重要考验。
更明确现场质量控制职责
强调质量职责,是指相关人员的质量职责必须明确定义,尤其是现场负责质量的人员。现场的制造人员是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量人员只是按照检验计划的要求对相关检验项目进行确认,是保证产品放行的责任者。这里特别说明的是,现场统计过程控制工作到底由谁来做?按照TS2的要求,应当由现场操作者完成,因为这体现对现场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的精神。
体现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远的主题,标准机会的是以往企业实施持续改进只是以口号的形式体现,而要求要有实际的行动体现。因此,需要组织建立实实在在的改进计划,并且有证据表明组织在落实实施了,还能够呈现改进组织绩效的作用。持续改进的内容应包括在质量变差、成本、效率以及降低浪费的活动中。要做好持续改进工作,需要由相关的技术支持完成,这些技术支持应包括:统计技术、6SIGMA、精益生产等理论和原理。
精益生产在运作中体现
提起精益生产,相比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在TS2中至少在以下要素中提及精益生产:
设施、设备策划以及生产线布局;
新产品策划中物流、生产布局以及相关动作经济学(IE)的内容;
生产计划要以客户要求为基准,建立起一套拉动式的生产计划模式;
生产作业指导书中关于标准作业的要求;
交付要求保证100%满足客户要求;
设备全面维护(TPM)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5S的要求;
其他。
以上只是TS2要求中的一部分内容,只有娴熟应用这套管理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浪费都消除掉,使我们变成“精益”的组织,才可能轻装上阵,在竞争立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