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魔方”系列文章——用经济学的理念去分析解读政府的制度、法律、法规和企业与专利相关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在深层次的角度理解专利,并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个工具,能够拨云见日、简单了解事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关键词:沉没成本 不确定性 转化
一、专利沉没成本
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专利沉没成本有两种:一种是目前无收益,未来可能会有大收益,这时可以叫做“专利沉默成本“;一种就是不管是当前还是后期都没收益,这其中又包括了两种,一种是规划中的不要收益,只是战略性公开或申请,一种是由于战略失误或规划不好,造成了真正的“专利沉没成本”。
二、专利沉没成本的源自不确定性
专利沉没成本,从本质上讲不可避免,因为它大部分源自专利的大量不确定性。
专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有两个基本的维度:①关于所授予的合法权利的有效性及范围;②被授予专利的发明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推广。
具体包括了不被授权风险、授权后被无效风险、技术被替代风险、无意失效风险、被侵权风险、商业上无法实施风险等不确定性。
于是,在这些不确定性中就产生了各种沉没成本:
1、因为专利没有授权,造成的专利前期支出的成本沉没;
2、因为专利被无效,造成专利支出的成本沉没;
3、因为专利技术被替代,造成的专利族的整体成本沉没;
4、因为专利被侵权没有很好维权,造成的市场收益沉没;
5、因为商业上无法实施,造成整体成本的沉没;
6、因为专利没有管理好失效,造成的后期对应部分成本的沉没……
三、沉没成本产生的原因
除了专利制度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专利沉没成本之外,还可能产生的专利沉没成本产生的原因如下:
1、计划或决策失误,比如没有提前专利布局被对手抢占先机;
2、前期调研评估论证准备不足,导致中间出现问题,无法进行,比如没有找到好的专利服务机构;
3、有好的计划和方案,但执行偏离轨道,导致适得其反;
4、执行中发现问题,但策略和方案没有及时调整,比如,发现产品被侵权没有有效的维权策略;
5、局势扩大和蔓延是因为危机处理能力不足或措施不当,比如发生侵权行为后,没有采取合适的手段及时止损。
记住,专利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用高质量专利保护创新,用高质量专利赢得市场,让专利产品增值、保值,并最终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标签: 专利里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