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高质量专利的三大基本标准-专利里的经济学23

2022-12-23 12:12:01  来源: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3

“专利创新魔方”系列文章——用经济学的理念去分析解读政府的制度、法律、法规和企业与专利相关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在深层次的角度理解专利,并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个工具,能够拨云见日、简单了解事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关键词:非标服务匀质  性价比  适时作用

日常生活中平时讲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往往指的是产品材质好、功能全、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等方面。

专利服务,由于是一个非标服务,很难从标准上对“好质量”进行量化衡量。只能从经济学定义高质量服务的三标准进行分析。

一、匀质

专利服务的品质优质的经济学第一层标准,首先要匀质。

匀质,即产品的服务品质最好要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所有的专利布局,同一批次创新的专利,同一时期的专利最好稳定在一个平均的品质。即使不能完全统一,也尽量维持在一个差距可控的范围之内。

我们拆分来看,一件高质量的专利,受三个主要的环节影响:一个高质量的idea、一个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一个高质量的专利审核过程。

由此,又涉及三个主要的参与人:发明人、代理师、审查员。

没有发明人的发明创造idea,没有发明人的辛苦付出和改进,所谓专利就是无米之炊,当然,发明人的作用不止是一段几百字的“技术交底书” ,而是要在专利的撰写、审查、诉讼中不断发挥作用;没有专利代理师的参与,就相当于好的食材没有好的厨师烹饪;当然,缺少了专利审查员这个从形式、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的“美食鉴赏人”,自然也是不行的。

因此,从匀质的角度来讲,这三个主要参与人在每个环节最好统一。

第一重,发明人最好是水平高、经验足,这个专利权人可从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上进行操作;

第二重,一个项目或产品的专利代理最好选用固定的代理公司的经过认证的固定的代理师来撰写,以尽量保证撰写标准的统一性;

第三重,专利审查员很难保证由专门的人员来审理,但是如果涉及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的技术,可以向专利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来尽量达成审查的匀质性。

二、高性价比

专利服务的品质优质的经济学第二层标准,是高性价比。

高性价比,是指在追求质量的过程中,还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不是为了质量无限要价,追求一分货的同时还要追求花的每一分钱都有其所值。

比如,选择专利分类(发明、新型、外观),选择专利分级(基础专利、核心专利、外围专利、防御性专利……)

三、适时发挥作用

专利服务的品质优质的经济学第三层标准,是发挥作用,让专利产品增值、保值。

高质量专利的终极目的,还是要利用产品保护导向,让专利权人获得收益,然后提升产品,改进产品,专利布局进行防范、防御和进攻,形成良性循环,让专利产品增值、保值。

但产品的专利保护时机和角度选择,需要适时判断,或诉讼、或许可、或交易、或规划运营……

比如,虽然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来看,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一旦获得授权,其权利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不容易被无效,通常企业申请专利时,容易将重点放在发明专利申请上,然而实际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例如苹果和三星之间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涉案5亿美元,正泰诉施耐德并得到巨额赔偿的1.57亿元涉及的也是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的产品的特点,各种类型的专利都相应的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日常消费品或更新换代较快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外观设计专利往往在保护产品的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和带来更大的价值,为全面保护创新带来的市场优势,针对不同的产品,企业在专利布局时尽可能充分利用三种类型专利打出组合拳,以确保不因专利布局上的漏洞而削弱因创新带来的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导致承担侵权风险。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用高质量专利保护创新,用高质量专利赢得市场,让专利产品增值、保值。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