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认证

《16949理解与实施》连载——9 绩效评价

2023-01-03 15:50:20  来源:IATF16949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21

《16949理解与实施》连载——9 绩效评价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组织应确定:

a )需要监视和测量什么;

b )需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以确保结果有效;

C )何时实施监视和测量;

d )何时对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以作为结果的证据。

[理解与实施要点]

1.组织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实现预期的结果,以便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方法。

2.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包括:

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顾客满意程度;

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外部供方的绩效;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3.要对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加以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

对数据如何分类和计算进行规定,风险如何评价进行规定;

4.组织明确监视和测量的时机;如:顾客满意度每月收集1次,每个项目调查一次;进货产品需要检验;过程产品要进行检验等;

5.分析和统计的时机;如:顾客满意度每年统计一次,产品质量每月统计一次 ,顾客抱怨每年分析1次。

6.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要进行评价,并将这些结果进行管理,保留相应的信息,应用好这些信息,以此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7.质量管理认证现在已经泛滥,如果真正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企业,不再关注是否有证书,更应该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应该制定-套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价方式,或者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每年评价其绩效和有效性。

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包括装配或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

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包括有特殊特性的过程。

注:在一些制造过程中,可能无法通过过程能力证实产品的符合性。对于这

些过程,可采用替代方法,如:批次对规范的符合性。

组织应保持由顾客零件批准过程要求所规定的制造过程能力或绩效。组织应

验证已实施了过程流程图、PFMEA 和控制计划,包括遵守规定的:

a)测量技术;

b)抽样计划。

c)接收准则;

d)计量数据实际测量值和/或试验结果的记录;

e)当不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和升级过程。

应记录重要的过程活动,如更换工具或修理机器等,并将其当作形成文件的

信息予以保留。

组织应对统计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特性启动已在控制计划中标识,并且经过

规范符合性影响评价的反应计划。这些反应计划应包括适当时的产品遏制和100%检验。为确保过程变得稳定且有统计能力, 组织应制定并实施一份显示明确进度、时程安排和指派责任的纠正措施计划。当被要求时,此计划应由顾客评审和审批。

组织应保持过程变更生效日期的记录。

[理解与实施要点]

1.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 (包括装配合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PPK要求大于1.67 ,在过程研究时发现过程控制的一些重点,为后面批量生产时的过程控制增加一些方法。

2.对于有特殊特性的过程,是的本章的重点,最好有用控制图,如果不能用控制图(如只有计数型

数据的过程),也不能用PPK和CPK表示能力的,至少要用合格率表示。

3.组织应保持由顾客批准过程要求所规定的制造过程能力或绩效。组织应验证已实施了过程流程图、

PFMEA和控制计划,以及以下相关规定:

a)测量技术;

b)抽样计划;

c)接收准则;

d)计量数据实际测量值和/或实验结果的记录;

e)当不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和升级过程。

4.组织应记录重要的过程活动,如更换工具或维修机器等,并将其作为成交信息予以保留。

5.组织应对统计能力不足或不稳定的特性启动已在控制计划中标识 ,并对其采取包括适当时的产品遏制和100%检验的措施。为确保该过程变得稳定且有统计能力,组织应制定并实施一份显示明确进度、时间安排和指派责任的纠正措施计划。当被要求时,此计划应由顾客评审和批准。

6.组织应保持过程变更生效日期的记录。

9.1.1.2统计工具的确定

组织应确定统计工具的恰当使用。组织应验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等效策

划)过程中包含了适当的统计工具,作为策划的一部分。并且适当的统计工具还

包含在设计风险分析(如DFMEA ) (适用时)过程风险分析(如PFMEA )和控制计划中。

[理解与实施要点]

1、从产品先期质量策划阶段开始作为策划的一部分,统计工具就应该被重视,要在策划的相关文件中明确;

2、采用的统计工具需要包含在DFMEA,PFMEA和控制计划中。

9.1.1.3统计概念的应用

从事统计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的员工应了解和使用统计概念,例如:变差

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后果。

[理解与实施要点]

1、基本统计概念

A.变差( Variation):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异。变差的来源可分为普通原因变差和特殊原因变差两种主要类别。

a )普通原因变差:变差的一种,它影响了被研究过程输出中的所有单值,是过程固有变差的来源。

b)特殊原因变差变差的一种,它只会影响过程的某些输出,通常是间歇性的且不可预计的。特殊原因有时被称为可查明原因,它的发生信号是一个或多个点超出控制限,或在控制限之内出现了一种非随机性的模式等。

B稳定性( Stability ):不存在特殊变差的原因,处于统计受控的状态。

C.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ty);过程固有变差的so范围。

D过渡调整(over adjustment)由于将个别普通原因变差视为一种特殊原因变差,从而导致对实际处于统计受控的过程采取了干预措施的行为。

2、从事统计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的员工,应了解和使用基本的统计概念, 进行相关培训。参考SPC第二版。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