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申报条件
申报两化融合贯标需要达到的条件:
1、国内注册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
2、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基础;
3、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制造类型企业,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
4、企业人数100人左右,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
5、销售收入2千万元以上;
6、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信息化系统;
7、财务的持续保障,资金投入;
8、信息化安全方面,独立机房的企业,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方式有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政府为了支持企业而无偿拨付的款项。为了体现财政拨款的政策引导作用,这类拨款通常具有严格的政策条件,只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才能申请拨款;同时附有明确的使用条件,政府在批准拨款时就规定了资金的具体用途。财政贴息,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法律依据:
《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第十条
中央财政预算应当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第十一条
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支持中小企业的工作,补充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下列资金组成:
(一)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二)基金收益;
(三)捐赠;
(四)其他资金。
国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捐赠。
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的好处
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是指企业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下是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带来的具体好处:
提升企业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两化融合贯标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进步。
展示企业综合实力
两化融合贯标的认证不仅是企业信息化、工业化结合水平的体现,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这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企业可以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规避信息化建设风险
两化融合贯标帮助企业通过顶层设计,规避信息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和风险,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两化融合贯标有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
评定过的企业在某些专项资金政策上会得到优先支持,例如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会获得支持。
项目申报与政府采购优势
符合两化融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在项目申报时会获得优先考虑,并在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提升过程,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还包括了外部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对于希望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传统制造企业而言,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