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9011 标准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其审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核原则:
诚实正直:审核员应保持诚实和正直,不偏不倚地执行审核任务。
公正表达:审核结果应公正地反映审核发现,不受任何外部压力或利益冲突的影响。
职业素养:审核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胜任审核工作。
保密性:审核员应对审核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保密,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独立性:审核员应与受审核方保持独立,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审核公正性的关系。
基于证据的方法:审核应基于客观证据进行,确保审核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风险的方法:在审核过程中应关注风险,优先处理高风险领域,以提高审核效率和效果。
审核形式:
观察:对被访者、文件、现场进行观察,审核员需要运用本能、知识和经验来进行有效的观察。
提问: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思考式提问,根据被访者情况使用合适表达。
聆听:多听、认真听、善意听、正面理解,边听边记、边想,适时打断。
审核策略:
操作流程审核策略:按照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或质量活动操作步骤依次审核,分为顺向和逆向两种。
组织机构审核策略:按照机构层次、职责及关系进行审核,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选择部门(过程)审核策略:每次审核一个特定部门或与某一个过程有关的所有活动。
重点发散审核策略:围绕某个重点扩大审核范围。
问题溯源审核策略:针对某个问题追查原因。
概括切入审核策略:从了解审核项目基本情况、事实、数据入手,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缩小范围、深入具体。
顺藤摸瓜审核策略:以问题线索为主导深入追查或核实。
现场扫描审核策略:以全面观察现场现象为主。
审核实施:
审核启动:与受审核方建立联系,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和具体安排。
审核准备:评审受审核方的成文信息,制定审核计划,分配审核组成员职责。
审核活动:通过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收集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结论:根据审核发现评价审核准则的满足程度,形成审核结论。
审核报告:编制审核报告,记录审核过程、发现和结论,并向受审核方和相关方通报。
审核技巧:
针对不同类型的被审核者(如没问题型、抵触型、军人型等),审核员需要运用不同的技巧来有效获取审核证据。
客观证据收集:
审核员应收集客观证据来支持审核结论,这些证据可以通过观察、测量、测试或其他手段获得,通常由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与审核准则相关且可核实的信息组成。
审核员应确保收集的证据数量适宜,能够说明问题,并且收集方式应合法、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