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产权是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客体包括作品、专利、商标、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是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作用,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基本手段和创新原动力重要保障的作用愈发突出。对于以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因素的集成电路产业来说,知识产权已成为其核心价值。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最有可能实现突破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产业,世界各国也都在争抢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制高点,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技术也是我国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目前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后摩尔时代”,芯片行业更新迭代速度减慢,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追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机会。另一方面,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出“软化”的特征,其竞争逐步由技术竞争转向知识产权竞争。集成电路企业研发的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报期长,而创新成果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若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充分保护,那么企业的创新热情必将会受到重大影响。
2.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
2.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是集成电路产业特有和核心的知识产权类型,我国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规章,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应当将芯片设计上的研发成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布图设计登记,及时取得布图设计专有权,充分利用产业特有的知识产权来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我国每年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量均在12000件以上,授权发证量均在9000件以上(见表1),远超“十三五”初期每年两三千件的登记申请量和授权发证量。
表1 2020年至2023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量和授权发证量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是我国唯一能够处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侵权纠纷的行政部门,具体工作由其内设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行政执法委员会负责,自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行政执法委员会办结首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侵权纠纷案件以来,仅2019年办结两起侵权纠纷案件,近三年来未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其处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侵权纠纷案件。在实践中,权利人更倾向于采用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护其布图设计专有权权益。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近五年来各级法院处理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侵权纠纷案件有20余件,远超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处理的侵权纠纷案件量。
2.2 专利权保护
专利权是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的知识产权类型,也是各类知识产权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知识产权之一,这与集成电路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和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有着天然的契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可以通过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自身的智力成果。在集成电路设计环节,创新主体的专利布局集中于模拟器件设计、处理器设计、存储器设计等技术领域,在集成电路制造环节,创新主体的专利布局集中于晶体管制造、离子注入、氧化、光刻、刻蚀等技术领域,在集成电路封测环节,创新主体的专利布局集中于可靠性测试、失效测试、寿命测试、先进封装等技术领域。从整个产业来看,数量庞大的专利权在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及时进行专利布局并拥有高质量专利是集成电路企业有效保护自身创新成果和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2.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是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知识产权类型。对于集成电路产业来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产业知识产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可以在创新主体维护知识产权权益时发挥关键作用。开发处理器、存储器等芯片的集成电路企业应当及时申请芯片内嵌固件程序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固定好取得软件著作权的时间,为后期维权举证打好基础。在司法实践中,已有广东深圳、江苏南京等地的芯片产品权利人通过主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维权成功的案例。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发明与专利》2024年第11期 第4-12页:《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其机制优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