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铝制品行业品管部内审核检查表
XX铝制品有限公司
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受审部门: 品管部 审核员: 审核日期: 编号:HK-NS-20110131
序号 | 涉及要素 | 检 查 内 容 | 检 查 记 录 | 结论 |
1 | 4.2.3 文件控制 | 1、查看各种文件,了解文件受控情况; 2、作废文件是否已清除; 3、引用的未来文件控制情况; 4、参加文件定期评审情况。 | 查看现场文件均为有效受控版本 | 符合 |
2 | 4.2.4 质量记录控制 | 查阅各种质量记录。查、看、问质量记录保存和使用情况。 | 查看记录均按记录编号存档 | 符合 |
3 | 5.3 质量方针 | 向品管部主管及品管员询问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如何为实施质量方针作出贡献。 | 询问品管员均熟悉公司质量方针,做好本职工作 | 符合 |
4 | 5.4.1 质量目标 | 向品管部主管及品管员询问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什么,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查看部门目标的实施记录。 | 品管员熟悉质量目标并记录目标实施情况 | 符合 |
5 | 5.5.1 职责和权限 | 询问品管部主管本部门在公司的作用是什么?询问品管员,看其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是否了解,是否知道与其他部门(岗位)关系? | 知晓本岗位及部门职责 | 符合 |
6 | 5.5.3 内部沟通 | 询问品管员,了解他们如何与其他部门(岗位)的进行沟通。 | 以电话、内部联络单、会议形式沟通 | 符合 |
7 |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 1、用哪些方法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进行标识。 2、存放的方式是否能区分不同监视和测量状态的产品。 3、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可能是自身规定或合同要求),其产品的标识是否具有唯一性,并加以记录? | 进料过程及产品均已按程序文件要求进行,状态标识及区分,且具有唯一性。 | 符合 |
8 |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1、 询问如何向生产部等部门提供产品特性信息。 2、 查询产品工艺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如何根据生产部门的意见调整工艺。 | 1、产品生产工艺 2、工艺流程图 3、过程检验标准 4、产品检验标准 | 符合 |
9 |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和控制 | 1、 是否配备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进行识别,其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2、 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装置进行校准和检定?其依据是否可追溯到国际、国家标准?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 3、 是否规定了防止校准失效的调整方法?有否防止在搬运、问户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 4、 当发现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采取了响应的纠正措施? 5、 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 6、 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有无校准状态标签? | 查看监视和测量装置有校检计划,并按计划送检,保存记录,器具上贴有校验标识均在有效期内 | 符合 |
10 |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1、是否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实施的效果如何? 2、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对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证实? | 形成过程监视和测量过程受控 | 符合 |
11 |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1、在产品实现哪些阶段实现监视和测量?是否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监视和测量? 2、符合验收的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文件?记录是否指明授权产品放行责任者? 3、有无授权人员(或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 | 在材料入仓及各生产流程按客户要求已实施有效监控 有工艺及产品标准规范 按质量手册及相关规定实施 | 符合 |
12 | 8.3 不合格品控制 | 1、对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否有正确执行?是否对不合格品标识和控制进行了规定?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些?是否有效? 2、不合格品是否得到处置?方法有哪些?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再次验证? 3、交付和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4、对让步处理是否作规定?让步处理时是否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 5、是否保存了返工、返修和重新验证的记录? | 形成对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规定处置,放行权限。 有对应返工后的重新检验报告。 对不合格品有及时处置,(但时效没有明确规定)。 | 符合 |
13 | 8.4 数据分析 | 查看品管部是否对收集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响应的纠正措施。 | 已形成进料、成品月统计报表 | 符合 |
14 | 8.5 改进 | 查阅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抽查近期2-3份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实施情况。 | 抽查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已完成并跟进确认 | 符合 |
编 制: 审 核: 部门确认:
日 期: 日 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