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铝制品行业管理层内审核检查表
XX铝制品有限公司
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受审部门: 管理层 审核员: 审核日期: 编号:HK-NS-20110130
序号 | 涉及要素 | 检 查 内 容 | 检 查 记 录 | 结论 |
1 | 4.1 总要求 | 1、对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是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应用;并确定其顺序和相互作用? 3、是否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是否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 5、是否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6、外包过程是否得到识别? | 对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类工作作业指导书,且均有实施和保持。 | 符合 |
2 | 4.2.1概述 | 1、询问管理者代表是否制定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是否制定有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3、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制定了哪些所需的文件? 4、对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是否充分和齐全? | 已形成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详情见《目标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齐全 | 符合 |
3 | 4.2.2 质量手册 | 询问管理者代表并查看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认:质量手册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包括剪裁的细节与合理性、是否引用或包括程序文件、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是否相互协调、有可操作性、发放与更改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 质量手册制定符合标准要求 | 符合 |
4 | 4.2.3文件控制 | 1、查看各种文件,了解文件受控情况; 2、作废文件是否已清除; 3、引用的未来文件控制情况; 4、参加文件定期评审情况。 | 1、各类文件得到控制 2、作废文件全部清除 3、文件有做定期评审 | 符合 |
5 | 4.2.4 质量记录控制 | 查阅各种质量记录。查、看、问质量记录保存和使用情况。 | 各种质量记录表格正常有效使用 | 符合 |
6 | 5.1 管理承诺 | 1、最高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那些证据? 2、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将满足顾客要求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组织成员的? 3、组织成员如何满足顾客要求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4、是否对员工培训和监控? | 对持续及质量改进方面以及培训方面的运行,基本按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与要求运行。 | 符合 |
7 |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1、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 2、组织如何证实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相关工作要求并得到满足? | 通过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得知 | 符合 |
8 | 5.3 质量方针 | 1、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被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 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是否明确? 3、是否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其修定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规定? | 质量方针符合标准要求 每年将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 | 符合 |
9 | 5.4.1 质量目标 | 1、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到相关的职能部门?质量目标的内容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质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质量目标的方法? 3、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是否一致? 4、有无质量目标实现的证据? | 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各部门具体质量目标已制定,能满足产品要求所需。 质量目标具可测量性,框架一致,质量目标每月进行统计。 | 符合 |
10 |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 1、策划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文件? 2、是否提供了实施质量目标的资源? 3、策划是否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策划是否受控?更改期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是否得到了保持? | 已形成四级文件。 体系策划体现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符合 |
11 | 5.5.1 职责和权限 | 1、各部门、岗位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否有文件作出规定?是否清楚、协调?各部门员工是否明白? 2、对职能是否明确了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 已作出《岗位职责说明书》各部门员工对自己岗位职责比较清晰 | 符合 |
12 | 5.5.2管理者代表 |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恰当地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 管理者代表对自己职责和权限比较清晰 | 符合 |
13 | 5.5.3 内部沟通 | 1、组织内怎样进行沟通?沟通的方式有那些? 2、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 1、宣传、开会、通知等。 2、对各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询问并对内审资料及其它质量体系自检 | 符合 |
14 | 5.6 管理评审 | 1、是否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是否保存评审的记录?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执行? 2、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 1、一系列评审,都保存并由最高管理者执行 2、输入、输出按标准进行规定。(按体系标准) | 符合 |
15 | 6.1资源管理 | 1、询问总经理: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质量活动的资源配备情况,确认:是否配备足够资源,有多少人员、计量器具、设备;组织是否规定了提供资源的途径;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是否进行培训;如何进行人员补充,设施、设备更新如何实施;工作环境是否适宜。 2、通过产品不合格情况,反推是否存在资源提供不足或提供不及时的情况。 | 1、总经理对公司的规划、厂房、人员方面都有详尽的规划,对各方面的配备都很充裕。 2、暂时未发现因资源不足,不及时而影响不合格产品。 | 符合 |
16 |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 查看质量计划,是否包括: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和质量目标;所需过程及控制方法;所需文件和记录;所需提供的资源;验收的准则;验证、确认、监控、检查和试验的方法与要求。 | 质量计划编制与客户要求时进行,有对应的文件 | 符合 |
17 | 8.1 概述 | 1、是否对所需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策划和实施?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是否能确保符合性和实施改进? 2、对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方法和用途是否作了规定? 3、使用哪些统计技术?其使用场合是否恰当?是否有效? | 已对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策划和实施,并在生产品管应用适当的统计手法 | 符合 |
18 | 8.2.2 内部审核 | 1、 是否制定并执行内部审核文件化程序?文件化程序是否包括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独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2、 是否进行内部审核策划?策划是否符合组织现状?是否考虑受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序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是否规定了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 3、 是否制订内审实施计划并实施? 4、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讲验证结果报告相关部门? 5、 每次审核结论是否形成了书面报告,并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分发到有关部门? | 1、经查,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审核员是独立的并且由非受审活动人员进行。 2、经审,对在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都采取了纠正措施,并对验证结果与部门通知。 3、经查询并看了审核结论,都经审核,经发放。 | 符合 |
19 | 8.4 数据分析 | 询问管理者代表:组织对那些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有无规定方法,确认:数据分析是否提供了下列信息: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供应商;采用了哪些统计技术;是否利用分析结果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否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改进活动。 | 以顾客满意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产品质量情况,供应商评估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实施改进。 | 符合 |
20 | 8.5 改进 | 1、组织是否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必要的过程进行策划和管理? 2、是否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3、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包括: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确定不合格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4、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 已形成《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开具的纠正预防书输入到管理评审 | 符合 |
编 制: 审 核: 部门确认:
日 期: 日 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