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认证

食品安全与ISO22000(1)

2022-05-18 11:37:18  来源:ISO22000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0

食品安全与ISO22000(1)

食品的商品学特征中,有;色、香、味、结构、口感、重量、形状等外在的感官品质,也有;糖度、酸度、细度、色度、浊度、酒精度等需要通过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得到的内在的品质指标.同时与卫生和安全相关的指标还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致病菌、黄曲霉毒素、重金属、杀虫剂、农药、过敏源、异物、转基因等.

与卫生、安全相关的大部分指标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都可以找到,因此这部分指标的管理算作法律法规范畴,意味着一旦超出标准限度,产品不应再作为食品使用.有些食品企业将超出标准的产品再次加工,如;加热、稀释等让指标值降到标准限值之下,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这么做,但因为有些指标对人体安全相当危险,再次加工会导致更大的污染风险.

人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为大众生产食品的经营者没有一个是慈善或公益机构,通过食品赚取利润、求得发展是他们的第一目标.而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往往更关注于;色、香、味、口感等外在品质,另外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食品非常敏感的要素之一.在超市经常看到许多人排队购买特价食品,而当有打折食品时卖的就非常好,这是因为作为快速消费品和人人都离不开的食品,价格的微小变化都能让消费者有实惠的感觉.

但那些食品中的卫生、安全指标们应该由谁来保证呢?

在市场是买卖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出售商品的人处于有利的地位,他可以隐瞒成本、产品缺陷或产品的安全风险,这让购买者总是有怕上当受骗的敌意.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消费者对市场交易是否公平的信任,当这种信任或对公平的信心降低时,市场交易就会出现扭曲,对出售者也会造成伤害.

亚当.斯密曾经在《国富论》中谈到;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市场自身机制会淘汰那些食品经营中“欺骗者”.但食品安全在商品特性中是最为特殊的,如果只是靠市场机制会让消费者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食品安全在商品交易中的公正,必须由代表社会最高公信力的政府来保证.政府通过立法、市场监督和对“欺骗者”的惩罚来达到市场公平、公正的.消费者通过对政府举手(信任)和举脚(不信任)表达民意.食品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构成了食品安全管理中三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三角关系.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