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创新魔方”系列文章——用经济学的理念去分析解读政府的制度、法律、法规和企业与专利相关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在深层次的角度理解专利,并充分掌握和利用好这个工具,从本质上了解专利背后的运行逻辑,并希望能够拨云见日,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专利运营 专利交易 科斯定律 帕累托最优
一、专利运营
经济学中,所谓的专利运营,就是通过资源整合,解决一方资源稀缺的同时另一方价值最大化的过程。
专利资源正向利用就是价值,反向运作就是浪费。无论是社会推进还是企业的发展,是通过一双看不见的手在运营,这就是必须利益相关。
目前,从国家专利运营平台,到高校运营,到产业运营,国内专利运营整体做得并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专利资产的专用性及不确定性,加上市场的交易成本存在。
交易成本的解决路径,必须求助于经济学中的“科斯定律”。
二、科斯三定理
科斯定律:是指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进一步的,科斯定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定理,结合专利运营,可以做如下解释。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在专利运营中,专利交易双方的费用为零,不管专利权初始如何安排,在专利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将专利自动安排到它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去。
科斯第一定理实质上是不成立的,因为它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就是:任何交易的费用都是零,交易双方会在内在利益的驱动下,自动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是一些国家级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最初的构想,然而这种不符合经济学定律的行为只能成为镜花水月。
科斯第二定理:通常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反定理,其基本含义是: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交易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这时,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就非常关键。
科斯第三定理:主要描述了这种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第三定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如果不同专利产权制度下的交易成本相等,那么,产权制度的选择就取决于制度本身成本的高低;
第二,某一种产权制度如果非建不可,而对这种制度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及方法有着不同的成本,则这种成本也应该考虑;
第三,如果设计和实施某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实施该制度所获得的收益还大,则这项制度没有必要建立;
第四,即便现存的制度不合理,然而,如果建立一项新制度的成本无穷大,或新制度的建立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则一项制度的变革是没有必要的。
三、基于科斯定律下的专利运营思考
1、必须制定产权明确的专利保护制度。
专利产权能够明确并且足够稳定,交易双方就会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交易费用,使其用到成本最低、产出价值最大的地方,这时自然就能实现专利运营后的帕累托最优配置[1]。
专利产权能够明确并且足够稳定,发明家、企业家和专利运营中介方之间才能形成都认可的三方无异议协定,进而建立一种稳定的契约型合作关系,这时专利技术才能通过完美运营找到最适合的市场并实现价值最大化。
2、必须严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指挥棒的作用。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依法对侵权假冒的市场主体、不法分子予以严厉打击,才能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优化营商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违约等不可预料的成本的增加。
3、必须与时俱进专利制度的顶层设计。
专利制度设立的初衷就是用公开换保护,在保护期限内给予产权拥有者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的垄断权来激励其创新,保护期限届满后,专利技术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均可使用,根据科斯第一定理,最大程度上降低真正需求使用方的成本。
4、必须鼓励专利技术流动。
人类是一种趋理性的动物,他们会不断地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切入点。这时,流动性越强的专利,可运营的价值就会越大。
通过多种形式分行业、分阶段、分情形地鼓励专利技术流动,通过许可获取许可费(包括单向许可、交叉许可等)、通过转让或技术转移等获取转让费(主要针对自身不实施专利,或转让后仍可保留实施权的专利)、并购(一般与企业物质产权购买同时发生)、技术进出口(大多与设备、服务的贸易一起发生)。
比如在,ICT领域,无论是专利布局、专利诉讼、交叉许可,各方专利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专利许可费率,进而形成一个行规:
专利技术实力强的企业之间相互交叉许可;
专利实力弱的企业支付适当的专利许可费来分市场份额。
[1]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标签: 专利里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