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是什么意思
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是指企业贯彻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提升企业效益并获得相关认证证书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来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创新能力。贯标认证不仅是一个标志,更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帮助企业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持续改进,并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具体来说,企业需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GB/T 23006-2022),并通过管理评审来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证书。这个过程涵盖了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等方面,旨在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形成新型工业化道路。
什么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的简称,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一套企业可参照执行的数字化转型方法体系,保障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统筹推荐的体系框架,能促进服务市场生态良性运转的引导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根据新型能力先进性和成熟度对评定结果进行分级、分能力、分领域、分规模、分等级推动企业贯标评定,两化融合分为5个等级,A(规范级)、AA(场景级)、AAA(领域级)、AAAA(平台级)、AAAAA(生态级),目前企业申请级别主要集中在A及AA级。
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流程
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步骤:
1. 贯标启动阶段
在贯标启动阶段,需要召开贯标工作启动会,制定贯标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标准直贯、解读和实施培训。这些步骤是为了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贯标的重要性和目的,明确工作的方向和计划。
2. 现状调研及差距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现场调研、诊断对标和差距分析。这些活动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找出与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为后续的贯标工作提供依据。
3. 文件体系策划及发布阶段
文件体系策划及发布阶段主要包括建立企业两化融合组织体系、确认两化融合方针、体系文件策划、编写及发布等工作。这些步骤是为了构建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框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 新型能力(体系)策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识别和确定新型能力(体系),确定新型能力的价值效益目标,策划过程管控机制和系统性解决方案,以及治理体系策划。这些工作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能力,确保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
5. 新型能力实施与运行阶段
实施与运行阶段包括制定并发布试运行方案、实施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匹配规范化与协调优化等工作。这些步骤是为了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能够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执行。
6. 评测和改进阶段
评测和改进阶段包括诊断对标、监视与测量、考核、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工作。这些活动有助于评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7. 分级评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申请能力类别、等级、选择评定机构、分级分类进行评定申请、接受分级评估审核服务,并进行问题整改。这些步骤是为了通过专业的评定机构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并获得相应的认证。
8. 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阶段
最后,企业在获得认证后需要按照规定使用分级评审结果,进行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的工作。此外,还需要打造与不同能力或者更高能力等级对应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注意事项
在办理两化融合贯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例如,合作费用是否含有隐形费用,服务公司资质如何,系统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存在外包情况,合作公司的案例查询,以及贯标周期等因素。
以上就是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贯标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