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49理解与实施》连载——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8.3.3.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应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并不限于:
a)产品设计输出的数据,包括特殊特性;
b)生产力、过程能力时程安排及成本目标;
c)制造技术替代选择;
d)顾客要求,如有;
e)以往的开发经验;
f)新材料;
g)产品搬运和人体工程学要求;以及
h)制造设计和装配设计。
制造过程设计应包括,针对问题适当的重要性程度,和所遭遇的风险相称的程度来使用防错方法。
[理解与实施要点]
一、组织应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评审, 包括但不限于:
a)产品设计输出的数据,包括特殊特性;-般而言 体现在工程图样/数学数据,材料规范和工程规范中;材料规范范和工程规范中;
b)生产力过程能力、时间安排和成本的目标,
——生产节拍 ;
——产能等;
c)制造技术替代选择:是指替代工艺的制的制定。组织应在FMEA中考虑替代工艺,见本标准8.5.6.1.1条的规定;
b)顾客要求,如有;
C )以往的开发经验;
f)新材料;
g)产品搬运和人体工学要求;
h)可制造性设计和可装配性设计的考虑,包括但不限于:
——必要的拔模斜度 ;
——表面处理的限制 ;
——装配空间 (如加工通道);
——钢材硬度局限性;
——公差/过程能力/性能等。
二、制造过程设计还应包括使用防错方法。
8.3.3.3特殊特性
组织应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建立、形成文件并实施用于识别特殊特性的过程,包括顾客确定的以及组织风险分析所确定的特殊特性,应包括:
a)将所有特殊特性记录进图纸(按要求)、风险分析(例如FMEA)、控制计划和标准的工作/操作说明书;特殊特性用特定的标记进行标识,并且贯穿这些文件中的每-一个;
b )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殊特性开发控制和监视策略;
c)顾客规定的批准,如有要求;
d )遵守顾客规定的定义和符号或组织的等效符号或标记,如符号转换表所示。如有要求,应向顾客提交符号转换表。
[理解与实施要点]
一、特殊特性
可能影响安全性或产品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特殊特性是指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二、特殊特性分类
1.与安全或法规有关:是指那些与政府法规符合性(如排放、噪声、无线电干扰等)或车辆/产品功能安全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灯等)相关的特性。
2.与安全或法规无关可能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的特性。如配合、功能/性能安装外观,或制造/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三、特殊特性识别: OEM顾客般都会有指定的特殊特性,如果顾客没有指定,则组织应自行识别特殊特性。识别的途径包括:安全/法规要求、QFD、DFMEA 和PFMEA等。
四、特殊特性标识:不同的OEM可能会有其对特殊特性标识的定义。组织应采用顾客定义的,或顾客无要求时自行定义的标识符号,并在其产生及有控制要求的制造过程文件中予以标识。这些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图纸、DFMEA/PFMEA、 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
五、组织可以自定义其自身识别的特殊特性的标识符号。也可以制定一个"符号转换表” ,以明确组织自身的特殊特性符号与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符号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