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971认证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025-03-31 12:48:23  来源:ISO1497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ISO 14971:2019《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为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以下是对该标准对制造商要求的详细归纳:

一、风险管理过程要求

风险分析

制造商需要系统地分析每种确定的危害,考虑预期用途和合理可预见的误用,以及与安全相关的特性和危险情况。

识别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危害和危险处境,包括生物相容性、数据和系统安全、电气、运动部件、辐射、可用性等方面的风险。

使用预定义的标准来估计每种危害相关的风险。

风险评价

对每种确定的危险情况,使用风险管理计划中定义的可接受性准则来评估风险。

判断风险是否可接受,评估应基于风险效益分析。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策划并实施对不可接受风险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能包括改变设计、提供防护措施或向用户提供风险信息等。

制造商需确保风险控制措施不会引入新的危险或增加现有风险,并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综合剩余风险评价

在实施并验证风险控制措施后,对剩余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考虑所有剩余风险的组合效应。

判断是否所有剩余风险都是可接受的,如不可接受,则需进行风险/受益分析。

风险管理评审

定期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审,确保风险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性。

二、文档化管理要求

风险管理计划

制造商需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范围、责任和权力的指定、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需求等。

风险管理计划还应包括风险可接受性准则、验证活动以及与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相关的活动。

风险管理报告

制造商应记录风险管理过程和结果,形成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报告应包括风险分析、评价、控制等环节的内容和结论。

记录保存

制造商应保存各项风险管理活动的记录,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追溯和审查。

三、人员能力和资源要求

人员能力

制造商应确保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风险管理任务。

资源提供

制造商应提供足够的资源来支持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和维护,包括培训、工具和技术支持等。

四、持续改进和法规符合性要求

持续改进

制造商应将风险管理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定期评审风险管理活动,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根据评审结果实施改进,并适应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变化。

法规符合性

制造商应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符合适用的国家或地方法规和相关标准,包括ISO 14971:2019标准以及其他相关的医疗器械法规和标准。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